當出現眼睛布滿血絲、視力模糊、干澀發(fā)癢,甚至還有刺痛感這些癥狀時,就提示可能用眼過度了。有些還可能產生嚴重后果,比如:干眼癥、結膜炎、急性麥粒腫、視網膜脫落等。
由于智力、視覺發(fā)育關系,對3歲以內(尤其是兩歲以下)的小孩進行視力表的檢測沒有實際意義。但這不意味著眼部檢查沒有意義。
不少新生兒由于遺傳導致眼球和眼內組織發(fā)育不良,且與遺傳疾病同時存在。如先天愚型,表現為智力低下、生長遲緩等,眼部可見白內障、屈光不正、眼球震顫等。
童眼球發(fā)展有其自然規(guī)律:0~6歲是發(fā)育期,6~9歲是視覺塑型期,9~12歲是穩(wěn)定期。直到13歲眼球赤道部的鞏膜膠原才發(fā)育完成,此前都處在可調期。
遺傳病對視力的影響就不可小覷,遠視、近視(尤其是高度近視)、弱視、先天白內障以及先天性青光眼、視網膜視神經病等均為遺傳性眼疾病。還有一些全身遺傳疾病如白化病、馬凡氏綜合征也可能導致孩子視力變差。
滴眼液根據治療功效,分為很多種類,如抗生素類、抗病毒類、激素類等,使用不當就會對人造成損害。例如激素類滴眼液,如果使用過多的話,會使人在不知不覺中患上激素性青光眼,導致人視力下降,視覺和視野受到損傷。
老花眼,即老視是自然的生理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球晶狀體因衰老彈性下降,逐漸硬化,眼球睫狀肌的調節(jié)能力也逐漸下降,使看近處物體的清晰度愈來愈低。
在青光眼是因為眼壓過高,或是視神經血液循環(huán)不良所導致的疾病,通常會造成視神經受損和視野喪失,嚴重者可能失明,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眼睛疾病。
弱視的危害比近視、遠視、散光等屈光不正嚴重的多。屈光不正雖然裸眼視力不正常,但通過配戴眼鏡可以有效矯正視力,基本不影響學習和工作。但對于弱視,即使配戴眼鏡,視力也無法達到正常標準。
人的眼睛長期聚焦在同一處,很容易是人感到眼部疲勞,眼部的長期疲勞可能會導致近視和近視加深的問題。眺望遠方可以調節(jié)眼睛壓力,看綠色植物能讓眼睛感到舒適。
無論是近視眼越來越多的孩子,還是被視疲勞、干眼癥困擾的中青年人,其共同特點就是用眼過度。眼睛長期超負荷工作,很容易引起疲勞,出現視力模糊、干澀發(fā)癢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