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九九热国产,毛片aaa

您的位置:健客網(wǎng) > 糖尿病頻道 > 糖尿病常識 > 誤區(qū) > 糖尿病有關的10個誤區(qū)專家?guī)湍瞥?

糖尿病有關的10個誤區(qū)專家?guī)湍瞥?/h1>
2018-11-23 來源:和醫(yī)糖友在線  標簽: 掌上醫(y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lián)盟 美容護膚
摘要:所謂“三多一少”癥狀,指的是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減輕。這些表現(xiàn)的起因是高血糖。一般而言,當血糖水平超過10毫摩/升時,尿中才會有糖。

糖尿病一定有“三多一少”?年輕人不會得糖尿???糖尿病血糖控制的越低越好?這些糖尿病的誤區(qū),作為糖友的你,都知道了嗎?

1、糖尿病一定有“三多一少”癥狀

正確觀念:糖尿病患者不一定都有“三多一少”癥狀。

專家分析:所謂“三多一少”癥狀,指的是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減輕。這些表現(xiàn)的起因是高血糖。一般而言,當血糖水平超過10毫摩/升時,尿中才會有糖。也就是說,若患者有“三多一少”癥狀,血糖大多在此水平以上。此外,由于老年人排出糖分的能力有所下降,故當老年人出現(xiàn)“三多一少”癥狀時,血糖水平更高,一般在13~15毫摩/升。而血糖水平低于10毫摩/升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沒有“三多一少”癥狀。

專家提醒:國內幾家大醫(yī)院曾做過調查,在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中,約3/4的患者沒有任何糖尿病癥狀。因此,建議無任何癥狀的中老年人在做常規(guī)體檢或因其他病就醫(yī)時,都不妨查一次血糖。

2、尿糖陽性可以診斷糖尿病,尿糖陰性可以排除糖尿病

正確觀念:沒有血糖指標,僅憑尿糖陽性,不能診斷糖尿病,更不能因為尿糖陰性而排除糖尿病。

專家分析:尿糖不能精確地反映血糖水平,不能作為診斷糖尿病的指標。因為如前所述,血糖必須達到一定水平(超過10毫摩/升,老年人更高)時,尿糖才會陽性,血糖低于該水平的糖尿病患者的尿糖可以為陰性。此外,尿糖的有無與進餐時間、排尿時間、尿量多少,以及應用某些藥物均有關。

專家提醒:尿糖可以作為篩查糖尿病的工具,當發(fā)現(xiàn)自己尿糖呈強陽性時,應提高警惕,進一步檢測血糖。

3、袖珍血糖儀的檢測結果可作為糖尿病的診斷依據(jù)

正確觀念:糖尿病診斷的依據(jù)來自于靜脈血糖的測定結果。

專家分析:糖尿病的診斷是很嚴格的,一定要空腹血糖≥7毫摩/升和(或)餐后2小時血糖≥11.1毫摩/升。如果空腹血糖為6.9毫摩/升,或餐后2小時血糖為11.0毫摩/升,就不能被診斷為糖尿病,而只能被診斷為空腹血糖受損或糖耐量受損。血糖儀測定血糖的優(yōu)勢是快速、便捷,但其血樣本是含有紅細胞等多種成分的毛細血管血,與用實驗室方法測得的血漿或血清的血糖值有差異,一般要低15%左右。這種差值對監(jiān)測血糖控制好壞無多大影響,但用于診斷就不行了。

專家提醒:袖珍血糖儀可以用作初篩和監(jiān)測血糖控制好壞的工具,而確診糖尿病還需抽血檢查。此外,血糖儀的種類很多,不同血糖儀測得的血糖值會有一些小差異。

4、2型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兒童及年輕人不會得

正確觀念:糖尿病年輕化已成為一種趨勢。

專家分析:糖尿病曾被看作為是老年病,因而以前醫(yī)生們往往忽略在中青年中篩查糖尿病,這其實是錯誤的。近些年,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出現(xiàn)了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和肥胖。據(jù)北京兒童醫(yī)院的教授介紹,幾年前,該院很少見到糖尿病患兒,但現(xiàn)在不同了,該院每年都可以見到10~20例2型糖尿病患兒。國外資料顯示,近20年來,35歲以下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劇增加。在美國,年輕人患2型糖尿病是很常見的。

專家建議:肥胖或超重中青年人,應定期查血糖,以便盡早發(fā)現(xiàn)糖尿病。

5、空腹血糖不高,便可排除糖尿病

正確觀念:空腹血糖不高,不能排除糖尿病。

專家分析:診斷糖尿病的依據(jù)是血糖,這里的血糖既可以是“空腹血糖”,也可以是“餐后2小時血糖”,還可以是任意時間的“隨機血糖”。除空腹血糖外,餐后血糖同樣也可以作為糖尿病的診斷依據(jù)。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糖尿病早期,常僅表現(xiàn)為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正常。此時如果僅查空腹血糖,很可能就會漏掉這部分早期糖尿病患者。

專家提醒:資料表明,常規(guī)檢測餐后血糖,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可使糖尿病的診斷平均提前3年。診斷糖尿病時,不能只查空腹血糖,還要查餐后2小時血糖,且必須排除應激因素(如高燒、創(chuàng)傷、大手術等等)引起的一過性血糖升高。

6、血糖偏高但尚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不算糖尿病,不必干預

正確觀念:干預應當從糖尿病前期開始。

專家分析:“血糖高于正常但尚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這個階段在醫(yī)學上稱為“糖尿病前期”,包括“糖耐量減低”“空腹血糖異常”等臨床類型。處在這個階段的人群屬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果不積極加以干預,日后發(fā)展成糖尿病的機會非常大。相反,如果在此階段積極干預(包括生活方式和藥物干預),則可大大減少糖尿病的發(fā)病風險。

專家提醒:臨床研究還發(fā)現(xiàn),糖尿病的心血管并發(fā)癥很可能在糖尿病前期就已出現(xiàn)。千萬不要以為“血糖偏高沒啥大不了的”而錯失治療良機。

7、糖尿病不過是血糖高點,沒什么大不了的

正確觀念:血糖高不可怕,可怕的是長期高血糖引起的并發(fā)癥。

專家分析:由于糖尿病早期僅表現(xiàn)為血糖升高,沒有任何不適癥狀,但若不及早發(fā)現(xiàn)、積極干預,其眼、腎、周圍神經(jīng)并發(fā)癥將在8——10年后出現(xiàn);腎衰、失明、足壞疽、心肌梗死、腦梗死等并發(fā)癥將在15年后陸續(xù)出現(xiàn)。

如果能在糖尿病早期接受正規(guī)治療,不但血糖可以控制得較好,還能大大延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反之,等出現(xiàn)了心、腦、腎、眼等并發(fā)癥之后再治療,即使付出幾倍乃至幾十倍的努力,也未必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專家提醒:在臨床上,不少糖尿病患者是以“并發(fā)癥”為主訴(如眼睛看不清,手腳發(fā)麻)來就診的。這些患者雖看似“新人”,但實際上都已經(jīng)有5——8年的糖尿病史,最佳治療期已過。因此,有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痛風、血脂紊亂等糖尿病高危因素者,以及40歲以上成人,應定期查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以便及早發(fā)現(xiàn)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應每年做尿微量白蛋白測定、眼底、神經(jīng)傳導速度等檢查,以便早期發(fā)現(xiàn)并發(fā)癥,及時干預。

8、治療糖尿病,只要血糖達標就夠了

正確觀點:治療糖尿病,必須血糖、血脂、血壓、體重等均達標。

專家分析:在我國大城市的糖尿病患者中,約有一半患者合并高血壓,2/3患者有血脂異常,3/4患者存在體重超重或肥胖。高血壓、高血脂、肥胖、高血糖就好比是一根藤上結著的四只毒瓜,僅對付其中的一個(血糖),而不“一舉殲滅”,根本無法收到良好的療效,也阻止不了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專家提醒:糖尿病的科學治療應該是合理膳食、適度運動、降脂、降壓和降糖并重的綜合治療。糖尿病患者若能努力將體重減輕10%~15%,血壓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血脂、血糖降至正常范圍,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心腦血管疾病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9、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哪怕血糖低點也不要緊

正確觀點:血糖不能降得過低,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險。

專家分析:成人血糖低于2.8毫摩/升,稱為低血糖。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高血糖的危害是長期、逐漸發(fā)生的,暫時不影響生命,而低血糖的危害是快速的,有時甚至是致命的。特別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僅一次嚴重低血糖發(fā)作就有可能會誘發(fā)腦梗死、猝死。因此,血糖不能無限制地降低,在治療過程中,還應注意監(jiān)測。

專家提醒:老年人降糖不能過快過猛,一般建議將空腹血糖降至6~7毫摩/升(120~140毫克/分升),餐后2小時血糖降至8.9~10毫摩/升(160~180毫克/分升)即可。年輕患者或有并發(fā)癥者,血糖控制可嚴格一些,建議將空腹血糖降至6.1毫摩/升(110毫克/分升),餐后2小時血糖降至6.7毫摩/升(120毫克/分升)。

10、控制飲食就是少吃飯,副食多吃點不要緊

正確觀念:糖尿病患者飲食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堅持總量控制,除了控制主食外,副食控制同樣重要。

專家分析:糖尿病患者之所以要控制飲食,主要是為了減輕胰島的負擔,防止或延緩慢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飲食治療的基本原則是控制總量,包括主食、副食、油、蔬菜及零食攝入的總量,同時注意營養(yǎng)均衡。雖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來源,但副食中的蛋白質、脂肪進入體內,同樣有一部分會轉變?yōu)槠咸烟?,成為血糖的來源。也就是說,糖尿病患者若僅少吃主食,而對副食不加控制,同樣會引起血糖升高。

專家建議:糖尿病患者應在確定每日總熱量的前提下,保持飲食平衡,注意糖、蛋白質及脂肪的合理比例。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chǎn)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
手機糖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