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不得并發(fā)癥的秘密:堅守六大觀念,成就健康一生!
摘要:絕大部分糖尿病,是可以借由事先預防達到良好成效的,掌握6大健康預防重點,讓糖尿病遠離你?!袊_灣知名醫(yī)師林嘉鴻戰(zhàn)勝糖尿病的親身經歷。
絕大部分糖尿病,是可以借由事先預防達到良好成效的,掌握6大健康預防重點,讓糖尿病遠離你。——中國臺灣知名醫(yī)師林嘉鴻戰(zhàn)勝糖尿病的親身經歷,15歲時他是糖尿病患者,必須定期注射胰島素;35歲時他是糖尿病資深醫(yī)師,與糖尿病患者并肩作戰(zhàn)。20年都沒有任何并發(fā)癥,糖尿病可以不是“病”。
1、自我檢測或定期檢查
除了少數的
1型糖尿病是由不明原因所造成之外,絕大多數的
2型糖尿病其實是可以提前預防的。首先可以借由各項
遺傳因素、生活習慣、理想體重等自我檢測。
糖尿病重要指標:年齡大于45歲,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缺少運動(每周走路<1小時),肥胖尤其男性腰圍>90厘米,女性腰圍>80厘米;生產過巨嬰的婦女(胎兒體重>4000克)
2、控制體重,跟肥胖風險說拜拜
肥胖者的飲食習慣往往過量,加上其脂肪細胞對胰島素較不敏感,使得身體必須分泌更多胰島素幫助食物代謝,但胰島素過多會造成低
血糖,所以身體細胞又會出現(xiàn)胰島素抗阻作用,這樣易造成胰島素的分泌失衡,甚至嚴重不足。
肥胖也會導致患者心理和精神上的壓力、血脂失調等。進而誘發(fā)糖尿病及加速其并發(fā)癥發(fā)生。所以通過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和生活作息,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避免任何可能讓體重失衡的不良習慣,絕對是減少2型糖尿病患病風險的重要預防之道!
3、糖尿病飲食=健康飲食原則
不管本身是不是糖尿病患者,少油、少糖、少鹽、高纖、低膽固醇,以及定時定量、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少吃精致加工的食品、多吃天然食物等糖尿病患者應徹底執(zhí)行的飲食原則,本來就是營養(yǎng)師也常建議一般人應該遵循的健康飲食習慣。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不但能讓身體吸收優(yōu)質養(yǎng)分、擁有足夠日?;顒铀璧哪芰浚蓽p少會造成各器官不必要負擔的成分,或吃進過多的熱量。
4、適度運動,健康不二法門
長期維持固定且適當的運動習慣,能促進人體肌肉對糖的利用、降低血糖、促進與改善新陳代謝、減少身體以胰島素的依賴與分泌量、減輕胰島素負擔,這對2型糖尿病患者或胰島素不足的肥胖患者有更顯著的效用。也能幫助舒緩日常生活中無形的精神壓力,對于克制食欲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本身已是糖尿病患者或有心臟等方面的疾病,只要能針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較為和緩、適時適量的方式(如:走路、有氧體操、游泳等),每個星期至少運動3次、每次至少持續(xù)30分鐘,就能改善病情、促進健康。
5、煙酒快脫手,健康帶不走
吸煙容易造成身體胰島素的抗性、誘發(fā)未來心血管、腦血管、呼吸、消化和內分泌系統(tǒng)等病變的危險因子,其對于身體的危害是全身性的。吸煙量愈高,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會跟著提高。
酒精類飲品除了熱量高、容易造成脂肪不正常堆積和肥胖之外,更易引起酒精性肝病、
神經系統(tǒng)損害及加強胰島素的作用(尤其是對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飲酒后常會有低血糖癥狀產生),飲酒過量不僅對一般人的健康有害無益,對糖尿病患病高危人群和已患病者而言,更有促發(fā)患病和加重病情的危險。
6、正面情緒、充足睡眠,疾病難上身
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睡眠和情緒、精神壓力對于糖尿病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精神狀態(tài)不佳、患有身心障礙疾病者,如:厭食癥、暴食癥、憂郁癥等患者,或是本身性格較為封閉、社交能力偏低、對自我要求過高者,在精神上較一般人承受更大負面壓力,進而影響睡眠、飲食狀態(tài),身體不僅較容易出現(xiàn)異狀,往往也會成為糖尿病患病的高危險因素。除此之外,常常熬夜加班、生活作息不正常的人,睡眠質量和飲食、運動習慣也比較容易失衡,同樣是有機會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人群之一。
若想要預防糖尿病或各種文明病上身,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改善睡眠質量,同時建立更為正向積極的人格特色與心態(tài)、常保心情愉快,讓“身”與“心”都能獲得充分的休息、適度地放松,自然就能輕松擁有更為健康有朝氣的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