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歲的周大爺是一位退休的大學教授,有多年糖尿病史。平時是個溫文爾雅的人。近日他拜訪好友回來,由于堵車很晚才到家,一進家門情緒突然變得很暴躁,對家人胡言亂語罵了一通。吃了些食物后,他的情緒慢慢平復,卻不記得之前罵過人,家人告訴他時,他很懊惱但又不知原因在哪。醫(yī)生診斷后確定周大爺?shù)那榫w突變是低血糖引起的反應。
對于高血糖的危害,糖尿病患者知之甚多,認為應該嚴格控制血糖濃度,還有人認為控制血糖應該越低越好。但事實上,血糖過低的危害不亞于高血糖,前者易導致昏厥甚至不省人事。
糖尿病性“低血糖”知多少?
對于非糖尿病患者來說,空腹血糖濃度低于2.8mmol/L可診斷低血糖,而糖尿病患者血糖濃度低于3.9mmol/L,稱為低血糖。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過度控制飲食,過度運動,降糖藥物應用不當,大量飲酒等。
低血糖主要表現(xiàn)為兩大類癥狀。一是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癥狀,包括出汗、手抖、心慌、饑餓感、煩躁等。二是大腦缺糖引起的癥狀,輕者表現(xiàn)為注意力不集中、言語不清、思維遲鈍、行走不穩(wěn),部分病人可表現(xiàn)為煩躁易怒、行為怪異,嚴重的低血糖可導致神志不清、全身抽筋、甚至昏迷死亡。如文章開頭周大爺?shù)陌咐?,就是第二類癥狀。
糖尿病性低血糖怎么辦?
專家建議糖尿病患者家中一定要備好血糖儀。如果患者反應不嚴重,可以先測血糖。輕度、中度低血糖可以通過食物補充糖分,可進食糖水、糖果或餅干點心即可緩解。盡量不要選擇牛奶、雞蛋或肉類,因為蛋白質(zhì)類食物升血糖速度較慢,無法快速地糾正低血糖癥狀。15分鐘后癥狀未解除可重復一次。但重度低血糖、或癥狀一直無法緩解,家人應迅速撥打120急救,并送往醫(yī)院進一步搶救。
如何預防糖尿病性低血糖?
飲食上,胰島素注射后要按規(guī)定進餐,患者的飲食結構應合理,防止偏食只食用蛋白質(zhì)和脂肪。
運動方面,患者不應空腹運動,尤其是服藥或注射胰島素后。運動前和運動后最好都測一下血糖。而常有低血糖發(fā)作者暫不宜運動。
另外,糖尿病人要做到定期檢查血糖、尿糖,一旦發(fā)現(xiàn)有低血糖傾向時應及時聯(lián)系醫(yī)師,遵照醫(yī)囑治療。
(實習編輯:劉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