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擴張怎么治療? 氣管炎的癥狀
摘要:氣管炎可由病毒、細菌直接感染,也可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或細菌蔓延引起。常見致病細菌為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等。
氣管炎是常見的疾病,說到氣管炎的癥狀,其實人們日常會經常看到,只不過平時癥狀并不是太過于明顯,人們就忽略了。那么到底氣管炎的癥狀有哪些呢?
氣管炎的癥狀
氣管炎可由病毒、細菌直接感染,也可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或細菌蔓延引起。常見致病細菌為
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等。氣管炎癥狀具體有鼻塞、流清涕、咽痛和聲音嘶啞等臨床表現。而全身癥狀較為輕微,但可出現低熱、畏寒、周身乏力,自覺咽喉部發(fā)癢,并有刺激性
咳嗽及胸骨后疼痛。早期
痰量不多,但痰液不易咳出,2~3日后痰液可由黏液性轉為黏液膿性。
支
氣管擴張癥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支氣管樹的病理性、永久性擴張,導致反復發(fā)生化膿性感染的氣道慢性炎癥,臨床表現為持續(xù)或反復性咳嗽、咳痰,有時伴有咯血,可導致呼吸功能障礙及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廣義上的支氣管擴張是一種病理解剖學狀態(tài),很多疾病影像學也表現為支氣管擴張,如肺間質纖維化所致的牽拉性支氣管擴張,類似的單純影像學表現的支氣管擴張不在本共識討論之列。
支氣管擴張癥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程長,病變不可逆轉,由于反復感染,特別是廣泛性支氣管擴張可嚴重損害患者肺組織和功能,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沉重的社會經濟負擔。但目前,社會,包括醫(yī)護人員對本病關注不足,遠不如支氣管
哮喘或COPD等疾病,相關文獻也為數寥寥。
國外支氣管擴張屬于少見病,所以專門論述本病的專著也不多,2005年及2011年歐洲呼吸學會制定的"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治療指南"[1,2]中曾涉及支氣管擴張相關感染的診治。2010年,英國胸科協(xié)會公布了"非囊性纖維化支氣管擴張指南"[3,4],在學習該指南的過程中,呼吸界同道感到我們有必要在借鑒國外文獻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制定一個相應的共識以供大家參考,為此特邀請國內十幾位專家共同制定了本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