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移植肝在保存過程中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因此肝臟移植術后肝功能的恢復的好壞是至關重要的,肝臟移植后肝功能的評估一般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肝的代謝功能的測定:
乳酸清除的測定能反應移植肝灌注恢復后早期肝功能,血清中乳酸水平正常(正常值為0.5~2.0mmol/L.)提示移植肝功能良好,而高乳酸開始下降則表示受損肝臟功能的恢復;補充少量糖后,血糖正常或輕度血糖升高提示肝臟已恢復糖代謝功能等。
2.肝細胞損害程度的測定:
測定動脈血中酮體比(KBR)可判斷肝損害的嚴重程度,KBR<0.7提示肝臟衰竭;血清轉氨酶(丙氨酸轉氨酶ALT及天冬氨酸櫝氨酶AST)活性的測定是肝細胞損害的敏感指標,其值升高則提示有肝損害及肝功能紊亂等。
3.肝臟合成及分泌功能的測定:
一般肝臟移植后前幾天膽汁濃度隨分泌量的增加而增加,一周左右濃度不再增加而量仍繼續(xù)增加直到達到每天300~600ml,膽汁分泌的量或成分的變化均可反應肝功能恢復的情況;凝血酶原時間PT、部分凝血活酶時間PTT及凝血酶時間TT的測定均能作為評價肝功能的指標等。
本品與皮質類固醇和/或其它免疫抑制劑及治療措施聯(lián)用,可防止器官移植(腎移植、心臟移植及肝移植)病人發(fā)生的排斥反應。并可減少腎 移植患者對皮質類固醇的需求。通常本品與皮質類固醇和/或其它免疫抑制劑及治療措施聯(lián)用或單獨使用,對下列患者的治療可取得臨床療效(包括皮質類固醇減量)。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皮肌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動性肝炎;自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健客價: ¥260本品與皮質類固醇和/或其它免疫抑制劑及治療措施聯(lián)用,可防止器官移植(腎移植、心臟移植及肝移植)病人發(fā)生的排斥反應。并可減少腎 移植患者對皮質類固醇的需求。通常本品與皮質類固醇和/或其它免疫抑制劑及治療措施聯(lián)用或單獨使用,對下列患者的治療可取得臨床療效(包括皮質類固醇減量)。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皮肌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動性肝炎;自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健客價: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