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是什么原因嗎
引起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預防措施,以免帶來嚴重后果,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變幾乎可發(fā)生于所有的臟器,微血管病變與血糖控制水平相關(guān)。
現(xiàn)目前,很多人對糖尿病還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以為糖尿病就是吃糖引起的,其實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
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但<11.1mmol/L時為糖耐量損傷(IGT),空腹血糖(FPG)≥6.11mmol/L,但<6.99mmo/L時為空腹血糖損傷(IFG)在我國醫(yī)生在作出診斷時往往要結(jié)合臨床癥狀加以考慮,如果有癥狀只要有一次空腹或餐后血糖達到上述糖尿病診斷標準,就可以判定為糖尿病。如果完全沒有糖尿病癥狀,就需要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時達到上述標準,才可以判為糖尿病。
引起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預防措施,以免帶來嚴重后果,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變幾乎可發(fā)生于所有的臟器,微血管病變與血糖控制水平相關(guān)。
睡覺打鼾得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5倍以上,有58%的睡眠打鼾者患有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大于40%,而糖尿病患者中,有23%以上的人同時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糖尿病足在不同的病發(fā)時期將會在身體上表現(xiàn)出不同的癥狀,隨著疾病的不斷發(fā)展,糖尿病足病情狀況將會更加嚴重。所以,當糖尿病足在機體上患發(fā)之后,最好能夠在疾病病發(fā)初期階段可以抓緊時間到??漆t(yī)院。
亞洲人糖尿病患者的增長率,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直線上揚,與歐美人上世紀40年代開始的增長率相似。我國糖尿病患者規(guī)模達9000萬左右,患病率近30年來增長了約10倍。
1型糖尿病患者會比Ⅱ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現(xiàn)慢性并發(fā)癥,不僅增加治療費用,也影響生活質(zhì)量?!叭欢?,1型糖尿病患者最大的困擾不僅在于超高的血糖指標,還在于血糖的波動問題。”
隨著糖尿病病人的增多,不懂防治糖尿病知識的人(或稱“糖盲”)居多,一旦發(fā)病,視“糖”為虎,怕“糖”怕得要命,不敢沾甜食,不敢吃米、吃面,天天以菜代飯,盲目地推行“饑餓療法”。
造成餐前饑餓感的主要原因是胰島素分泌遲緩,與血糖的高低不同步。正常人血胰島素的升降與血糖幾乎同步,血糖上去了胰島素分泌馬上增多,使血糖回到正常范圍,血糖下降了,胰島素的分泌也立即下降,。
糖尿病病人要學會自我監(jiān)測血糖,根據(jù)血糖的情況調(diào)整進食量和食物品種的合理選擇,在患其他疾病的同時更要積極的檢測,了解血糖變化,對疾病的痊愈提供了保障。在必要的時候可進行藥物的調(diào)整和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