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凌晨,被急促的喇叭聲從睡夢中吵醒,打開手機看了看,凌晨3點,極不情愿的拉開窗簾,想看看外面發(fā)生什么事,透過玻璃,雨一直在下,并沒有減小的意思。看到窗外昏暗的燈光下聚集著不少車輛,一輛120救護車閃爍者燈光格外顯眼,大雨中少許人撐傘在來回走動,看這陣勢,貌似又是發(fā)生什么事情了吧。
想想也不覺得奇怪,在這偌大的城市,每天這樣,那樣的事故常有發(fā)生,天亮了,雨停了,也就煙消云散了,一切照舊,幾千萬人口的大城市,多一個不會多,少一個不會少,只是會增加一個家庭的生離死別,這就是大城市的悲哀、無奈、殘忍。埋沒,抹殺了多少人生存的權(quán)力。4點了,測個血糖,嘀...嘀...5.4mmol/L,還不錯,關(guān)上窗戶,拉上窗簾,塞上耳機,聽首搖籃曲,繼續(xù)進入夢鄉(xiāng)......
早晨下樓,下了幾天的雨,久違的天空終于放晴了,樓道里格外熱鬧,貌似在議論什么,出于愛湊熱鬧的習慣,經(jīng)過多番打聽了解,原來是昨晚半夜發(fā)生在小區(qū)里面的事情:樓下一樓住著一對年邁的老人,爺爺患糖尿病多年,昨晚因為半夜低血糖發(fā)現(xiàn)不及時,去世了,等奶奶發(fā)現(xiàn)叫了救護車和家里人來的時候已經(jīng)太晚了。
生老病死,每天同一時間,在不同地點都有發(fā)生,其實和我并沒有多大關(guān)系,當聽到爺爺是因為糖尿病而去世,我愕然了,本來和我沒多大關(guān)系,只是因為糖尿病,讓我思緒萬千,不禁想到了我,感同身受。出于尊重,跟隨人流走進了老人家的房子去悼念。
這是一個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老房子,低矮的門框促使我不得不彎腰側(cè)身前行,還差點把我的衣服給勾住了,大城市的一樓通常都是比較低矮陰暗的。大白天也得開著燈才能看見,依稀能看見散落在地上的杯子,糖果和椅子,都沒人去收拾,更多地去關(guān)注老人家的后事了,隨著人流爬上了通往二樓的樓梯,樓梯很狹小,這是幾十年前的木質(zhì)樓梯,走上去依稀能夠聽見咯吱咯吱的響聲,還有一股很重的潮濕霉變的味道,旁邊還不聽有人喊:“慢點,注意扶手,別摔著......”
走上樓梯,拐過彎就到二樓大廳,樓梯旁邊有一扇窗戶,陽光照射進來格外溫暖刺眼,空氣也清新很多,透過窗戶,外面就是繁華的大街燈紅酒綠,好不熱鬧,二樓客廳旁邊就是老人家的房間,房門緊閉,可能奶奶不想被打擾,獨自在房間尋找屬于她們兩個人的時光,跟家屬打過招呼,簡單拜祭了下。我獨自在房間待了會兒,不一會兒,諾大的房間就剩下我們幾個人,瞬間感覺清凈寬敞很多,看著爺爺和藹慈祥的照片,思緒不禁回想到昨天晚上,爺爺發(fā)生低血糖的時候,是不是極其難受,努力掙扎想醒來喊老伴就是掙不來眼睛,就這樣靜靜地等待死神的到來。我想在爺爺彌留之際,是不是腦海里回憶著這一生走過的路,會不會有諸多不舍和遺憾,還有未完成的事,對兒女、老伴的虧欠。怎奈低血糖還是帶走了爺爺,留下了永久的遺憾。如果當時老人家能夠和兒女住在一起,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jié)局呢?
正因為感同身受,才知道生與死的距離是有多么近,當時是多么無助、絕望,求生的欲望是多么強烈。
我得1型糖尿病有10年了,早些年因為科技水平、醫(yī)療水平都不發(fā)達,我們糖尿病人接觸的知識有限,害怕被外界以一種異樣的眼光對待,我們都隱藏在茫茫人海中,那個時候因為無知,并沒有太把糖尿病當回事,只知道打針吃飯,很少測血糖,對生活也沒有太大影響,可能是長時間血糖控制不佳,導(dǎo)致身體對高低反應(yīng)不敏感,在去年夏天的一個下午的黃昏時分,正準備下班吃飯的時候發(fā)生了嚴重無癥狀的低血糖,當我恢復(fù)神智醒來的時候已經(jīng)是2個小時后在醫(yī)院急診病床,送我來的是公司同事,從他口中描述得知我當時整個人都處于癲狂狀態(tài),神智不清,還是被兩三個同事控制住才來醫(yī)院的,醫(yī)院給我測了血糖1.9mmol/L,然后馬上靜脈注射葡萄糖,直到半個小時后才慢慢恢復(fù)過來。
從他們口中的描述和我自己身體的反應(yīng),我大概知道了當時身體的嚴重性,以及求生欲望的強烈。這次嚴重低血糖對我的傷害是很大的,也讓全公司同事都知道我有糖尿病,讓我尷尬至極,雖然同事表面上沒說什么,但是從此之后我能感受到他們異樣的眼光,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年,我不愿意在公共場合,公開我是糖人的身份,社會對糖尿病的認識太少了,冷漠,或多或少帶著歧視的眼光,畢竟誰也不想惹麻煩。
隨后半年,因為無法忍受同同事異樣的眼光,和來自工作、血糖方面的壓力,我選擇了辭職,辭職后的半年時間閑賦在家,終于有時間好好研究血糖,看了大量關(guān)于糖尿病方面的書籍,加入了不少糖尿病微信群和老糖友、新糖友交流學習,直到此時我才真正了解糖尿病的世界,在糖圈有控制好的糖友每天出來嘮嗑談心、有控制不好的整天怨天尤人、擔心并發(fā)癥,有幾歲小糖寶的父母半夜還在尋求糖友的幫助,也有已經(jīng)有并發(fā)癥的糖友依然堅強樂觀的活著......
看到大家的喜怒哀樂,我感覺我是幸福的,這才是真正的糖友生活,圈子不大,人生百態(tài)、應(yīng)有盡有,這里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控制好血糖,更好地生活,期待治愈的那天早日到來。這期間我也認識了很多熱心腸的糖友在我控糖道路上,無私的為我答疑解惑,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重拾心情,信心滿滿,準備踏上新的征程,展開新的生活,我要回歸正常生活,不在為糖所累,用我這些年來學到的控糖知識經(jīng)驗,幫助更多的糖人少走彎路,控制好血糖,為糖尿病發(fā)聲,改變社會對糖尿病的認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控糖之路,任重而道遠。值得慶幸的是隨著科技水平、醫(yī)療技術(shù)的發(fā)展,我們將不再孤軍奮戰(zhàn),相信在我們糖友的共同努力下,未來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