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九九热国产,毛片aaa

您的位置:健客網(wǎng) > 腫瘤頻道 > 康復護理 > 日常保健 > 腫瘤惡性程度和復發(fā)風險 看這幾個指標

腫瘤惡性程度和復發(fā)風險 看這幾個指標

2020-01-30 來源:癌友交流之家  標簽: 掌上醫(y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lián)盟 美容護膚
摘要:在IV期肺腺癌患者中,包括CEA在內(nèi)的四種腫瘤標志物(其他三種:CA125、CA19.9和CA27.29)都有可能升高,其中CA27.29在86%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升高并超過了正常參考值,其中最低的是CA19.9,只有46%的患者是超過正常參考值。

在診斷和復查中,患者朋友們都會接觸到很多生疏的醫(yī)學名詞,它們大量存在于病理檢查報告、免疫組化報告和血液檢查報告中,一個你看不懂、藏在角落的指標很可能對你的治療或病情進展起到關鍵的預警作用。所以,腫瘤患者要去了解這些特定的指標,即使要花些功夫。

有的病友可能會說,醫(yī)生能看懂就可以,為什么我要懂呢?其實,就如《柳葉刀》的編輯艾瑪?希爾所說,“每個患者要在自己選擇的領域里成為專家,這個領域就是自己的生命。”

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三個可以評估腫瘤惡性程度、預測復發(fā)轉(zhuǎn)移風險的指標——Ki67、P53和CEA。

增殖風向標Ki67:一把雙刃劍

在我們的病理報告中,經(jīng)常會看到Ki67陽性的數(shù)值(如下圖),但Ki67到底是什么呢?

Ki-67是一種存在于細胞核中的蛋白,命名Ki是因為發(fā)現(xiàn)它的城市是德國基爾(Kiel),67這個數(shù)字來源于實驗編號。Ki-67在細胞增殖的過程中很活躍,但在增殖停止的時候就消失不見了,所以可以作為細胞增殖狀態(tài)的標志,來判斷多種惡性腫瘤的惡性程度。

Ki-67陽性表達率越高,就說明腫瘤細胞增殖活性越強,惡性程度就越高,患者的復發(fā)轉(zhuǎn)移風險也就越高。幾乎所有的癌癥,在做病理的時候都會檢查Ki67,包括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宮頸癌、結(jié)直腸癌、膀胱癌等。

Ki67有三個重要作用:判斷腫瘤惡性程度、評估患者預后、判斷患者化療是否敏感。

判斷腫瘤惡性程度

Ki67的值越高,腫瘤就越惡性,侵襲性就越強。因為Ki67越高,說明患者體內(nèi)處于生長期的腫瘤細胞數(shù)量明顯增多了,越來越多的腫瘤細胞處于生長期,腫瘤當然進展迅速了。

腫瘤的生長過程,并不是取決于細胞分裂的快慢。事實上,癌細胞的分裂在腫瘤進展期反而變慢了,因為它在生長,所以細胞周期比正常細胞還要長。

如上圖所示,在正常組織中,絕大部分細胞處于G0期,即非生長狀態(tài)。處于藍色部分的細胞,是生長期的腫瘤細胞,會被標記到Ki67的陽性率里面。

陽性率高,說明越多的細胞處于生長期。打個比方,一位患者的Ki67+(30%),就代表活檢中取到的所有惡性組織中的細胞,有30%的細胞都處于生長狀態(tài)。這個比例越高,當然腫瘤就生長越快。

評估患者預后

無論腫瘤是什么分期或分型,作為存活率的獨立預后因子,Ki67還可以預測患者的預后。Ki67陽性率越高,細胞死亡越多。細胞死亡越多,患者的生存期就越短。

原因是什么?是因為細胞死亡越多,就會迫使周圍細胞不斷進入生長期,進入生長期的細胞越來越多,腫瘤生長越來越快,隨之而來的復發(fā)轉(zhuǎn)移就會越來越廣泛,患者病情就會越來越重,生存期就會越來越短了。

判斷患者化療是否敏感

從前面兩方面來看,Ki67數(shù)值越高越不好,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Ki67陽性率高的腫瘤,往往對化療更加敏感,化療效果會更好。

抑癌基因P5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在人體正常細胞內(nèi),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健康的人,抑癌基因是細胞正常發(fā)育生長的“守護天使”,時刻檢查著細胞的“身體狀況”。當細胞DNA受到損傷時,抑癌基因就會通過一系列操作,誘導細胞衰老或凋亡。但是癌變的細胞,就源于原癌基因的突變和抑癌基因的解封。

顯然,重新封印突變的基因就成為了扼住癌癥喉嚨的關鍵所在。此時,就不得不提及大名鼎鼎的P53基因了,它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與人類腫瘤相關性最高的基因。針對不同人類癌癥細胞進行基因組測序的結(jié)果表明:超過50%的惡性腫瘤中都會出現(xiàn)P53基因的突變。

正常情況下,調(diào)控細胞周期啟動的P53蛋白就好像含在士兵嘴里的自殺藥片,一旦發(fā)現(xiàn)士兵想要叛變,就會自動融化。然而一旦它突變了,不僅會促進基因突變,還會保證突變細胞能長久的存活——看家護院的忠犬,變成了黑惡勢力的幫兇。

有時,黑化到極致的P53基因還會獲得功能性突變,華麗麗地變身為一個“癌基因”,從多個角度給癌癥的發(fā)生發(fā)展添磚加瓦,比如增強腫瘤的侵襲性和耐藥性等。

顯然,P53的突變是可以預測腫瘤的惡性程度的。通過定期檢測P53的突變程度,可以判斷手術(shù)后有沒有復發(fā)。在放化療前后進行P53含量檢測,通過含量變化,還可以了解腫瘤治療的效果。

P53抑癌基因的檢測很方便,只需要5滴指端末梢血,不會有各種影像檢測的射線輻射,也不會有患者身體條件的限制,是一種適合高頻次監(jiān)測治療效果的有效手段。

腫瘤標記物CEA:哪里都能見到它

如果要給腫瘤標志物做一個排名,CEA絕對是當之無愧的榜首,因為它的應用太廣泛了:肺癌、乳腺癌、各種腸道腫瘤、甲狀腺髓樣癌……幾乎每個腫瘤患者,如果要測腫瘤標志物,醫(yī)生都會開上CEA。

大約45%的肺癌、40%的乳腺癌、70%的直腸癌、55%的胰腺癌、50%的胃癌、40%的尿道癌、25%的卵巢癌以及膽管細胞癌/甲狀腺癌患者,都會出現(xiàn)CEA升高。

但我們知道,通過CEA的升高來預測腫瘤復發(fā)或者耐藥,其實是不怎么準確的,因為一部分癌癥患者即使病情進展,腫瘤標志物也在參考值以內(nèi),這就是所謂的“不敏感”。另外,有不少正常人體組織也會分泌少量的CEA。

對于那些敏感的患者,也就是腫瘤標志物超過了正常參考值,可通過檢測血液腫瘤標志物的變化趨勢,來預測腫瘤治療的效果、腫瘤進展情況,比如正在使用的靶向藥物是否已經(jīng)耐藥等。

在不同類型肺癌中,CEA陽性檢出率最高的是肺腺癌,為70.83%,與肺鱗癌和小細胞肺癌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一項針對142名腫瘤標志物敏感的肺癌患者的研究,可以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利用CEA。

預測靶向治療效果

這些患者中,有41位肺癌患者存在有EGFR、ALK或ROS1的基因突變,他們都使用了TKI類靶向藥物治療,這些患者的CEA都是超過了正常參考值,也就是所謂的CEA敏感型。

靶向藥物治療4周后,通過抽血檢測CEA數(shù)值,41%的患者CEA在治療4周內(nèi)下降。但是59%的患者血漿CEA的變化反而是先上升,然后再逐漸下降到基線水平。

這就提醒廣大病友,即便是用一個月的時間跟蹤CEA的數(shù)值變化,也可能判斷靶向藥物無效,得出的結(jié)論顯然是不準去的。我們需要結(jié)合癥狀表現(xiàn)或CT等影像學檢查再觀察,不能因為4周內(nèi)靶向治療CEA沒有下降就輕易判定靶向藥物無效而換藥。

預測疾病進展或轉(zhuǎn)移

如果肺癌患者的CEA是敏感型的,也就是診斷時超過正常上限。在治療后CEA會逐漸下降到一個較低的數(shù)值,很多時候會落入正常參考值范圍之內(nèi),我們暫且將這個數(shù)值比作“基線數(shù)值”。

如果患者出現(xiàn)病情進展,不管是全身的進展還是腦轉(zhuǎn)移,53%的患者CEA呈現(xiàn)出了上升趨勢,血漿CEA數(shù)值升高幅度超過了基線數(shù)值10%。

如果是單獨的腦轉(zhuǎn)移患者,22%的比例會表現(xiàn)出CEA的上升(超過了基線數(shù)值10%)。所以,CEA可以判斷進展,但它的變化趨勢不能替代CT等影像學檢查,尤其是腦轉(zhuǎn)移。

預測晚期患者療效

在IV期肺腺癌患者中,包括CEA在內(nèi)的四種腫瘤標志物(其他三種:CA125、CA19.9和CA27.29)都有可能升高,其中CA27.29在86%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升高并超過了正常參考值,其中最低的是CA19.9,只有46%的患者是超過正常參考值。

因此,患者如果想通過腫瘤標志物來做療效監(jiān)控,最好在檢測時將這四種標志物都檢測,看看究竟哪一種是敏感的,而不能只通過CEA的變化來判斷。

通過腫瘤標志物判斷進展方面,一定要極為小心,尤其是以CEA的上升趨勢來判斷是否腦轉(zhuǎn)移方面,不能因為CEA穩(wěn)定就認為沒有危險,一定要結(jié)合影像學檢查。監(jiān)控耐藥和進展一定要綜合多方檢測技術(shù),必要時也可以通過血液ctDNA等分子診斷技術(shù),來看靶向藥物的有效性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chǎn)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