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后辦出院的時候,老婆遞給我一張紙條,“咱們孩子的評分是10分。”我下意識心頭一驚,“這就開始評分啦?怎么著也得等上小學吧!”
仔細一看,評分表包括心跳、呼吸、膚色等,每項只有0、1、2三檔,滿分10分,看上去非常“粗糙”。見多了來自高大上醫(yī)療設備的各種檢查報告,這張表格沒有引起我太多關注。之所以給我留下印象,是因為表格雖“粗糙”,但名字非常洋氣:阿普加評分。
在普通人的印象里,通常孩子一出生就成為全家人注意力中心,產婦往往被忽略。所以,現(xiàn)在有關產婦得產后抑郁癥的討論特別多。但在早年的醫(yī)學界,情況恰恰相相反。
上世紀30年代,隨著醫(yī)療技術的改善,美國產婦的死亡率已經下降到了2‰,但新生兒的死亡率卻依然超過30‰。換句話說,在1000名產婦當中,30位媽媽經歷了分娩的劇痛,其中的28位媽媽卻沒有見到自己的寶寶活下來。這是個讓人心碎的現(xiàn)實。
帶來徹底改變的,就是那個異常簡單的阿普加評分表。
十幾年后改變歷史的弗吉尼亞·阿普加,1933年從哥倫比亞大學醫(yī)學院畢業(yè)時正值美國大蕭條的高潮期,失業(yè)已經蔓延到醫(yī)生職業(yè),找工作競爭異常加激烈;更殘酷的是,就像不信任年輕醫(yī)生一樣,當時的患者對女性外科醫(yī)生同樣極度缺乏信任。
靠借債讀了4年醫(yī)學院的阿普加,到了走投無路的境地。
逆襲
實習醫(yī)院的科主任給阿普加建議,她可以去麻醉科。這在當時只能算是無奈之選。當時沒有麻醉專業(yè),外科手術的麻醉師通常是由護士擔任,麻醉師的地位也遠不及外科醫(yī)生。不過但凡對醫(yī)學了解的都知道,所有外科手術都離不開麻醉。
此時的阿普加面臨著一個經典的職業(yè)兩難選擇:選擇自己喜歡的、發(fā)展成熟、又有面子但競爭激烈、面臨歧視的外科,還是選擇眼前幾乎一片空白、但未來可能宏圖大展的麻醉。再補充一點信息:阿普加畢業(yè)的成績非常優(yōu)秀,年級第四;而她幾乎不懂麻醉,要重新學。
阿普加選擇了麻醉。是的,拯救無數(shù)新生兒的阿普加既沒有從事過兒科,沒有給產婦接生過,自己也沒有生過孩子。她其實是一位麻醉科醫(yī)生。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阿普加在選擇麻醉科之后“打怪升級”的過程。
從1935年開始,非麻醉專業(yè)出身的阿普加在哥倫比亞、威斯康星和貝爾維尤等醫(yī)療機構學習麻醉。1938年,阿普加當上了新成立的哥大醫(yī)學院麻醉科主任。僅三年時間,阿普加就逆襲成功了?想多了。
阿普加在威斯康星醫(yī)學院(唯一女性)
哥大醫(yī)學院堂堂麻醉科主任阿普加,是個光桿司令……除了一人身兼科主任、教師、執(zhí)業(yè)麻醉師等多個職務外,連麻醉科學生上課用的教材都是阿普加自己動手寫的。而且這個時候,麻醉科的獨立地位一直不被承認,阿普加還要面對外科醫(yī)生輕蔑的眼光。
不知道是童年家庭環(huán)境培養(yǎng)起來的對科學的熱情,還是哥哥因病去世所留下的激勵,或者是賺錢還債的生活壓力,阿普加苦熬十年后,終于在1949年將麻醉科發(fā)展成為了哥大的一個獨立院系。她雖然沒有成為第一任系主任,但卻成為哥大歷史上首位女性醫(yī)學教授。
接下來的十年,是阿普加發(fā)明新生兒評分表的十年。如果說前十年是一個年輕人職場逆襲的故事,那接下來的十年則更像是一場與古老慣例的暗戰(zhàn)。
暗戰(zhàn)
阿普加把哥大麻醉系像一個健康的新生兒交給父母那樣交給了新的系主任Emanuel·Papper,而自己則真的轉戰(zhàn)產科麻醉。
正如前面所提到,此時的產科仍處在新生兒死亡高發(fā)的時期。那些出生時存在畸形、個頭過小、身上發(fā)青、呼吸不正常等癥狀的嬰兒往往被列為“死胎”,因為當時的醫(yī)生認為這些嬰兒先天不足,很難存活。而將他們列為死胎,也就意味著任其自生自滅。
阿普加很快就注意到了這個不合理的現(xiàn)象,當然,開始的時候沒有人在意她的看法。當時的醫(yī)學界是男性的天下,而且按照當時產科的慣例,產婦是關注的重點,對新生兒則缺乏相應的醫(yī)療標準;即便有人愿意嘗試,也會因為救治風險高、擔心自己惹上醫(yī)療官司而放棄。
阿普加此時證明自己不僅是個職場高手,而且頗有懂得斗爭的智慧。不能直接說服醫(yī)生,阿普加就從同樣參加產婦分娩的護士身上“下手”。
身為女性,在挽救幼小生命上很難鐵石心腸。果然,護士們終于勇敢的同意跟著阿普加“干一票”。他們背著醫(yī)生乘人不備,進入了停尸房,嘗試營救那些“死胎”。
這個看起來頗具正義感的行為,有巨大的法律風險,不僅很可能斷送阿普加的整個職業(yè)生涯,甚至有可能惹來官司。幸運的是,被列為死胎的嬰兒活過來了。
這個幸運的成功給了阿普加話語權以及追隨者,越來越多的醫(yī)生、護士加入了她的行列。但大家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新生兒千差萬別,究竟哪些癥狀最重要,又該根據(jù)這些癥狀怎樣采取措施?
阿普加列了五個關鍵指標:膚色、心率、對刺激的反應、肌張力和呼吸,就是后來流傳世界的新生兒評分。不過以“阿普加評分”命名則是到了1962年,是她的一個學生選擇了五個跟阿普加名字對應的五個單詞。
阿普加評分對新生兒狀況的改善,很快在各大醫(yī)院引起了連鎖反應:醫(yī)院紛紛設立了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胎心監(jiān)測儀成為產科的標配,全身麻醉轉變?yōu)?a name='InnerLinkKeyWord' href='//www.coldnoir.com/gkpd/' target='_blank'>脊椎麻醉、硬膜外麻醉等,形成了一整套產科工作規(guī)程。之前美國的新生兒30個里面會有一個死亡,而之后則是500個里面才有一個。
搞定了新生兒評分,50歲的阿普加依舊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她在約翰·霍普金斯拿到了一個公共衛(wèi)生的學位,然后便投身到公眾的教育中,以減少新生兒缺陷的發(fā)生率。
1974年,阿普加去世。1994年,阿普加紀念郵票發(fā)行。1995年,阿普加入選美國國家婦女名人堂。
尾聲
距離阿普加評分的發(fā)明,也已經有60多年了。這個年代久遠的故事仍然有什么意義嗎?
阿普加評分最主要的意義,是為產科、兒科醫(yī)生及時處理存在問題的嬰兒提供指導方案。而從患者的角度,面對疾病時最需要的同樣也是這樣一張能夠指導自己治療的“阿普加評分表”:
①癥狀怎么樣?需要馬上處理嗎?
②不需要馬上處理,該怎么辦?
③需要處理,優(yōu)先外科還是內科?
④選完???,有哪些可選擇的方案?
⑤選完方案,如何評估面臨的風險?
⑥其他個人化的關注焦點。
過去,大多數(shù)患者習慣性的將這一系列問題都交給醫(yī)生,“您是專家,都聽您的”。但當今是越來越強調個性化、精準化治療的時代,治療方案在個體上應用的效果差異越來越大,恐怕很難有現(xiàn)成的“最好的專家”、“最好的方案”。
本品用于下列情況的皮層局部麻醉: (1)針穿刺,如:置入導管或取血樣本; (2)淺層外科手術。
健客價: ¥381.水腫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腎臟疾病(腎炎、腎病及各種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尤其是應用其他利尿藥效果不佳時,應用本類藥物仍可能有效。與其他藥物合用治療急性肺水腫和急性腦水腫等。 2.高血壓。在高血壓的階梯療法中,不作為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首選藥物,但當噻嗪類藥物療效不佳。尤其當伴有腎功能不全或出現(xiàn)高血壓危象時,本類藥物尤為適用。 3.預防急性腎功能衰竭用于各種原因導致腎臟
健客價: ¥8.5本品為腔道表面潤滑麻醉劑,用作尿道、食道、陰道、肛門、直腸等插管鏡檢或手術時的局部潤滑麻醉。
健客價: ¥35具有消炎、鎮(zhèn)痛、止癢、抗菌、局部麻醉作用。用于蟲咬皮炎、丘疹性蕁麻疹、濕疹、接觸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
健客價: ¥61.皮膚粘膜的過敏:適用于長期的、季節(jié)性的過敏性鼻炎,血管舒縮性鼻炎,接觸過敏源或食物而致的過敏性結膜炎,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對血液或血漿制品的過敏反應,皮膚劃痕癥。必要時可與腎上腺素合用,作為本藥的輔助劑。2.暈動病:防治暈車、暈船、暈飛機。3.鎮(zhèn)靜、催眠:適用于術前、術后和產科。此外,也可用于減輕成人及兒童的恐懼感,呈淺睡眠狀態(tài)。4.惡心、嘔吐的治療:適用于一些麻醉和手術后的惡心、嘔吐,也
健客價: ¥11主要用于消化性潰瘍出血;非甾體類抗炎藥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損傷和應激狀態(tài)下潰瘍大出血的發(fā)生;全身麻醉或大手術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
健客價: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