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媽媽,打針好疼,我什么時候能不打針啊?”
“等你上...大學(xué)...就不用打針了,病就好了......”
02.“園長,張媽媽家的孩子我們到底收不收啊?馬上到開學(xué)的時間了。”
“這...不收了吧!這么小的孩子有1型糖尿病,我們收了要承擔(dān)很大的風(fēng)險,而且我們也沒有這個責(zé)任和義務(wù)去照顧孩子的血糖,只能可憐這孩子了,哎!”
03.“嘿,你看那人,怎么在地鐵上用東西戳自己,還流血了,好奇怪呢!”
“別管了,世界這么大,什么人都會有,還有一站我們就到站了……”
04.“你看,那人怎么在飯桌上自己給胳膊扎針啊,是不是在吸毒?。?rdquo;
“我們要不要報警???”
“別...這樣會影響我們飯店的生意,算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他們別鬧事就行。”
05.“快看,前面有個爺爺暈倒在地了,你趕緊打120急救,我去看看能不能幫忙。”
“等等,萬一這是碰瓷的,訛我們的,那就麻煩了。”
“不會的,現(xiàn)在都有監(jiān)控的,救人要緊……”
面對天真可愛的孩子稚嫩的回答,媽媽的回答真的是很心痛,也很無奈,因?yàn)閶寢屢膊恢捞悄虿∈裁磿r候才能夠治愈,只能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憧憬。
對于園長的回答,只能說這個社會是冷漠的,公平,生而平等,但是一方面因?yàn)樯鐣臍埧?,現(xiàn)實(shí),不得不剝奪這本該屬于孩子的權(quán)利。
地鐵上測血糖被鄙視,嫌棄。餐桌上打針被誤認(rèn)為是吸毒。因?yàn)榈脱嵌鴷灥古卤挥炘p而猶豫……
每天同一時間,不同地點(diǎn),這樣的事情依然在發(fā)生著,然而社會對糖尿病的認(rèn)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很多時候其實(shí)并不是這個社會做不到,而是根本沒有想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