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兩大殺手:老年癡呆和老年抑郁癥
老年抑郁癥與青壯年抑郁癥患者的抑郁情緒,臨床表現有所不同。也有三個特點,煩、懶、危。老年期抑郁癥患者較突出的表現是煩躁,反復以軀體不適糾纏家人或醫(yī)生,后期才出現明顯的情緒低落。
精神分裂癥的復發(fā)和預防
意智力和身體機能方面的訓練。應勤于動腦,多活動手指等關節(jié)。
由于老年性癡呆發(fā)病隱蔽,親友一般很難說清病人的確切發(fā)病時間;同時百姓對老年癡呆的知曉度還很低;而且還存在著誤區(qū)——“老糊涂不是病”、“糊涂沒法治,不用去看”。
老年抑郁癥與青壯年抑郁癥患者的抑郁情緒,臨床表現有所不同。也有三個特點,煩、懶、危。老年期抑郁癥患者較突出的表現是煩躁,反復以軀體不適糾纏家人或醫(yī)生,后期才出現明顯的情緒低落。
老年癡呆癥也是老人大腦退化的一種表現,其發(fā)病因素有很多種,但家族遺傳是最顯著的病因之一,所以家族里有患有老年癡呆癥的朋友可一定要重視起來,最重要的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與飲食習慣。
堅持每天進行30~4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可以改善大腦的血流量,特別是有氧運動可以加速血液循環(huán),促進大腦的新陳代謝及其功能。慢跑、快走等都是十分有益的,一般以微出汗且“每分鐘心跳數=170-年齡”為最佳。
老年癡呆癥如果護理不恰當,則還會引發(fā)一些并發(fā)癥,例如患者不友善,情緒激動、抑郁、焦慮等,并且還有可能繼發(fā)肺部感染、尿路感染這些疾病,嚴重的會患上肺炎,并隨時有可能使患者失去生命。
神經系統(tǒng)又是生命中最復雜的體系,卻對震蕩和節(jié)律作了最好的詮釋。醫(yī)藥之父希波克拉底早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就糾正亞里士多德的說法,提出大腦是產生思想,感覺,情緒等一切心理活動的中心,而不是心臟。
老年癡呆的發(fā)病率下降了約3%,即便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人數仍然處于上升趨勢。這3種病癥會通過干擾大腦血液流通而增加癡呆癥發(fā)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