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的復發(fā)和預防
往往表現(xiàn)在吃飯前后、睡覺前后,上廁所前后及出門前和剛回家時,會說固定的話,做固定的動作,這些都被稱做儀式性的行為。
有的自恃比別人強,總想著自己的憂點、長處,只看到別人的缺點、短處,自命不凡,認為不值得和別人交往;有的傾向于自卑,總認為自己不如人,交往中怕被別人譏諷、嘲笑、拒絕,從而把自己緊緊地包裹起來,保護著脆弱的自尊心。
消除家庭中導致多動癥的不良刺激或精神緊張因素,協(xié)調(diào)家庭關(guān)系,緩和家庭氣氛,防止因家庭因素使多動癥的患兒心神不寧、焦慮緊張和興奮。
培養(yǎng)自尊心和自信心,年齡稍大的多動癥患兒對自己的病情敏感,也害怕別人嘲笑,往往心理脆弱,需要家長給予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和鼓勵,加強教育和幫助,增強孩子的自尊心,消除緊張心理,幫助他們提高自控能力。
發(fā)展孩子的注意力。可讓小兒多動癥患兒從事感興趣的活動,如看畫冊、聽故事。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可有意識地讓他下棋、畫畫等,鍛煉注意的集中性、持久性。
把過多的精力引導發(fā)揮出來,是多動癥的護理的重要方面。對于這類活動過多的兒童要進行正面的引導,家長和老師要組織他們多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如跑步、打球、爬山、跳遠等,使他們過多的精力能釋放出來。
家長要求必須要切合實際:第一,家長必須要了解孩子多動癥的一些特點,對于多動癥患兒的要求,不要像對待正常的孩子那樣嚴苛。只要他們的多動行為能夠控制在一個不大過分的范圍之內(nèi),就行了。
在國外一些發(fā)達國家,兒童多動癥已經(jīng)家喻戶曉,而且很多父母、老師都很重視和關(guān)注兒童多動癥問題;可是,在中國,對于此病的關(guān)注和認知卻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