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老年性聽力障礙的病理、生理特點及助聽器電聲性能的局限,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助聽器的助聽效果,難以滿足部分用戶對助聽器的過高期望值,并因此產生某些社會心理問題,進而影響老年人的聽力康復。為此,在選配助聽器后,助聽器驗配師應向老年用戶詳細講解老年性聽力障礙的聽覺特點與相關的助聽器知識,對其進行適當?shù)妮o導訓練,從而使老年人樂于接受助聽器,并提高助聽效果及康復質量。
語言是人類大腦的高級神經活動,對它的接受與認知是人的主動過程。通過對老年人進行適當?shù)挠柧?,開發(fā)其綜合潛能,可以克服佩戴助聽器早期聽覺不適和聽覺不習慣的現(xiàn)象,提高用戶的社會交流能力,增強助聽效果。
學習與人交流
1.首先應該告訴老年人,戴助聽器后要聽清每個字是困難的,只要能聽與交流,不必達到100%的言語識別率。適宜采用近距離(1m以內)放低語言聲的交流方式。
2.決心與耐心是取得良好助聽效果的保證。開始先在家中與家人面對面交談,家人的聲音要慢而清晰,句子應簡單易懂,態(tài)度要耐心、親切,使老人感到溫暖。當聽懂80%的交談內容時就可提高說話的速度,注意不要讓老人產生聽覺疲勞,切忌與老人交談時間過長。
3.因為助聽器的聲音和原聽到的聲音存在差異,所以要適應一段時間。開始每天戴1-2個小時,1個月內逐漸遞增佩戴時間,等能聽清自己的講話聲和室外的聲音后可以多和人交談,直到整天戴用為止。
4.由于老年性聽力障礙時患耳處于安靜狀態(tài),戴助聽器后一旦聽到外界各種聲音,一時不能適應,因此不要一下子接觸噪聲大的環(huán)境,要先在安靜環(huán)境下使用助聽器,適應后在接觸有背景聲的環(huán)境,同時要再次學會集中精神去聽想要聽的聲音,把要聽的聲音從背景噪聲中分開。
5.初戴助聽器后聽自己的聲音要比聽外界聲音大,有時甚至聽不清自己的聲音,應該每天自己練習朗讀,控制發(fā)音。
6.聽力下降的時間越長,在有背景噪聲的環(huán)境中聆聽語言的能力就缺失的越多,需要再次學習這種能力。
7.在和眾多人交談中,只集中聽一位講話者的聲音,并盡可能接近他。
8.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再去聽電臺與電視臺的播音,因為這些復制聲不是自然聲音,速度也快,只要聽懂講話的內容即可。
除了上述的一些簡單的方法外,交流時還應把聽力、理解力、注意力、興趣以及視覺所得的信息整合起來,加以分析運用,必要時請別人講話慢些,以充分發(fā)揮大腦皮質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