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道醫(yī)治病的八法,主要有汗、吐、下、和、溫、清、消、補。這里面有祛邪扶正之分,其中汗、吐、下就是屬于祛邪法,汗法就是用解表發(fā)汗的方法,祛除在表的邪氣;吐是用催吐的方法,促使人體吐出有害病邪;下法是通過瀉下的方法,驅逐胃腸間的各種病邪。這三種攻邪方法當中汗法、瀉法現在還是經常使用,只是吐法使用的場景大大減少,只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才會是用到。
吐法,其實就是各種催吐手段,促使人體將體內尚未被吸收的有害物質嘔吐出來。這種方法不但道醫(yī)有,西醫(yī)一樣有。比如我們常見的在囑咐患者多飲一些水后,用壓舌板在舌根部按壓,促使病人產生嘔吐,在古代還有用鵝的羽毛伸入咽喉上部,促使病人嘔吐的方法稱為“探吐”。
除了上面這些,在中藥當中還有一類涌吐藥,服用后能刺激胃黏膜,可以使病人產生惡心嘔吐。這類藥物在使用的時候有嚴格的使用范圍,最重要的就是有害物質在胃中,還沒有被吸收。下面就向大家介紹幾個常見涌吐藥。
瓜蒂
瓜蒂,又叫苦丁香,這味藥物十分常見,就是我們夏天經常吃的甜瓜(有的地方也叫香瓜)的果蒂,吃過的朋友知道甜瓜是甜而脆的,不會造成嘔吐,但是瓜蒂卻十分的苦,這種藥物可以刺激胃黏膜,是一種常見且常用的涌吐藥物。瓜蒂味苦、性寒,有毒,歸胃經,具有涌吐、祛濕熱的作用。對于一般用量如果是水煎服的話,用量為2.5-5g,入丸散的話,用量為0.3-1g。涌吐的作用前面已經提到了,就不多講。瓜蒂的祛濕熱作用,是可以用來治療濕熱黃疸的,可以用瓜蒂研末吹入鼻中,令黃水從鼻子中流出,起到祛濕退黃的作用,也可以單用瓜蒂煎湯服用,比如一物瓜蒂湯。
常山
常山,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干燥根,其嫩葉稱“蜀漆”。味苦、辛,性寒,有毒。歸肺、肝、心經。具有涌吐痰飲、截瘧的作用。這個藥物對胃黏膜的刺激十分強烈,引起的嘔吐要比瓜蒂作用更劇烈,是古人常用的一種涌吐藥物。一般用量為5~9g。這個藥物還有治療瘧疾的作用,很多藥理實驗證明當中含有的生物堿對瘧原蟲有強有力的作用,但是也因為它有引起劇烈嘔吐的副作用,病人很難接受,所以使用的比較少。
清熱利濕,利膽排石。用于濕熱蘊毒、腑氣不通所致的脅痛、膽脹,癥見脅肋脹痛、發(fā)熱、尿黃、大便不通;膽囊炎、膽石癥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0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體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3舒肝理氣,散郁調經。用于肝氣不舒的兩脅疼痛,胸腹脹悶,月經不調,頭痛目眩,心煩意亂,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氣滯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黃褐斑)。
健客價: ¥45散瘀消腫,活血止痛。用于關節(jié)炎及軟組織損傷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價: ¥33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體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9.9補脾健胃,利濕止瀉。用于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或瀉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價: ¥18透竅消腫,祛風退熱。用于慢性鼻竇炎、鼻炎及鼻塞頭痛,濁涕臭氣,嗅覺失靈等。
健客價: ¥25健脾和胃,平肝殺蟲。用于脾弱肝滯,面黃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價: ¥24降氣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風寒入肺,肺氣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悶,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氣管炎咳嗽。
健客價: ¥25溫中補虛,和里緩急,開胃消食。用于脾胃虛寒,脘腹隱痛,喜溫喜按,胃納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價: ¥26.5益氣養(yǎng)陰,培補脾腎。用于氣陰兩虛,脾腎不足所致的乏力氣短,自汗盜汗,口干咽燥,頭暈耳鳴等癥。
健客價: ¥548清肝明目,疏風散熱,除濕痹、解瘡毒等癥。用于風熱感冒,目赤頭疼、頭暈耳鳴、咽喉腫痛等癥。并可作清涼飲料。
健客價: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