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練拳之時,須先運動全體,伸縮四肢,舒展筋骨,庶可以免內(nèi)體猛受壓迫,致生血液暴激之病。
二、練拳之時,須先心沉志穩(wěn),吐濁納清,氣行周身,布于四肢,聽其自然,不加壓迫,以免傷肺。
三、練拳之時,氣行短促,可用鼻吸口噓,互相運動,不宜緊閉,務(wù)須隨其勢以運其氣。
四、練拳之時,雖為個人獨習(xí),但心目中必須以為有一敵人在場中與之格斗,故一拳一腿,均不能隨意亂發(fā)。
五、練拳之時,必須沉肩吸腰,出手略彎,推手挺直,將肩放松,勁貫掌指,則手去自長。
六、練拳之時,必須手與眼合,肩與腰合,身與步合,步與手合,所謂手眼身腰歩,要同時并用。
七、練拳之時,必須默想發(fā)拳之理、破拳之法。彼如一拳對心打來,須讓開其拳,同時須取何種方法,對其進攻,以擊敗之。
八、練拳之時,必須取彈力,不取直力。直力是呆力,彈力是活勁。故手足之運動,須一發(fā)即回,用力不滿,其勁常蓄。
九、練拳之時,必須心里念著不黏不貼,才貼即吐。此著似虛,然亦可實;此著本實,亦可變虛。
十、練拳之時,必須知道拳術(shù)功夫有用聲勢進逼,務(wù)宜不急不忙,照勢解勢,消肩直腕,蓋身進步,以擊去之。
十一、練拳之時,唏噓放大其膽量,抱定不屈不撓之信心與志氣,不至奏凱而旋,絕不放松一步。視白刃如不見,聆槍炮而不聞,有如斯心膽,然后大敵當(dāng)前,運用所學(xué),則其庶幾乎?
十二、練拳之時,仍宜空練為佳,不宜與人戲練,因有對手,轉(zhuǎn)生顧慮與阻礙,且拳術(shù)反無精進。
十三、練拳之時,雖無對手,但心目中總須以為有一頑強之對手在前,稍有疏虞,必被蹈瑕抵隙以進,故時時須存厭惡擊去之心。
十四、練拳之時,必須向?qū)τ诔鹑朔矫?,?wù)要分上中下高低進取。彼如內(nèi)來,即用援法,粘而分推;彼如外來,即用奪法,粘而分推。不可抱定呆勢,須知我一轉(zhuǎn)身,彼亦同時換勢前進矣。
十五、練拳之時,必須自揣其姿勢,何處為生門,何處為死門。我前進攻彼,彼必取我死門。要攻外防內(nèi),彼變化時我亦要隨其變化而取之。若能如斯,即得起練拳之秘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