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孔偏位的無晶體眼RGP驗配
摘要:
RGP是處理復雜屈光不正,不規(guī)則散光的“神器”。
一、臨床案例
45歲患者,幼時(17歲時)因左眼球穿通傷行手術治療。左眼
視力矯正無提高,曾在多家醫(yī)院就診,一直未做處理,患者已放棄治療,檢查結果如下:
VOD1.0VOS數(shù)指/40cm;遮蓋試驗:左眼間隙性外斜。右眼檢查無特殊。左眼電腦驗光測不出,視力矯正無提高。裂隙燈見左眼鼻粘連性角膜白斑,瞳孔向鼻側偏移,圖1是戴著RGP拍攝的,瞳孔對光反射(+)。無晶體,玻璃體輕度混濁,眼底無特殊。眼壓,OS15mmhg。
圖1左眼鼻粘連性角膜白斑,瞳孔向鼻側偏移
角膜地形圖如圖2,表現(xiàn)為不規(guī)則角膜
散光。
二、案例分析
瞳孔偏位,無晶體和角膜不規(guī)則散光是電腦驗光儀測不出屈光度數(shù)和框架眼鏡矯正視力無增加的原因。
患者17歲時外傷,術后瞳孔偏位,無晶體,雖然一直未做屈光矯正,但其外傷時已經17歲,視力
發(fā)育完善,應該不會有
弱視。如能有效處理屈光問題,矯正視力應該能夠大幅提高。
三、處理方案
先做RGP試戴,通過RGP矯正不規(guī)則角膜散光,嘗試矯正視力,如果視力矯正不提高或視力改善不佳,再考慮手術方法處理。按角膜地形圖模擬結果(圖3),選擇7.9/-1.00/10.8的鏡片試戴(圖1)。
圖3角膜地形圖模擬結果
熒光評估如圖4:試戴鏡片直徑過大,已經超出角膜緣。地形圖測量HVID:10.7mm。
圖4試戴片配適圖
片上驗光:由于瞳孔偏位,電腦驗光測不出,檢影也不容易觀察影動。直接從+12.00D開始試插片,最后+11.50D——0.6。
經過充分溝通,患者決定選擇RGP。給縮小鏡片直徑(10.0mm)后定片。片到后患者戴鏡主觀舒適,視力矯正佳,配適滿意,鏡片活動度1.0mm,片上驗光后視力矯正0.6。
四、小結
患者眼底正常,視力不佳的原因是:①無晶體造成的高度遠視;②不規(guī)則角膜散光;③瞳孔偏位。前2項原因都是屈光原因,可以通過視光學方法處理;瞳孔偏位雖然會影響視覺質量,但可以通過患者自身適應克服。本案不該放棄治療,能挽救的視力還是要挽救。
RGP是處理復雜屈光不正,不規(guī)則散光的“神器”。很多看似無法處理的屈光問題都可以嘗試RGP,不但能獲得較好的視覺質量,還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