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則小兒重癥肌無力治驗案。
朱XX,男,3歲9個月,幼兒園,深圳南山科技園。
2013年3月13日初診
【現(xiàn)病史】其母代述,患兒現(xiàn)3歲9個月。2012年7月23日晨起無明顯原因發(fā)現(xiàn)雙眼瞼下垂,右側重于左側。曾于市內(nèi)多家醫(yī)院檢查診為“重癥肌無力”,口服新斯的明、激素四個月癥狀緩解。停藥后,左側眼瞼下垂復發(fā)如初。未再服用西藥,改投中醫(yī),以求盡愈。
【刻診】患兒面色白而無華,左眼瞼下垂,抬舉不能,遮蓋2/3角膜,眼裂變小。有“晨輕暮重”現(xiàn)象。余則無所苦。胸腺、甲狀腺檢查無異常。舌質淡紅、苔薄、脈細。印診:重癥肌無力(眼肌型)。
【醫(yī)案】該患兒惟左眼瞼下垂、抬舉無力一癥明顯,余則無著癥。此乃目胞萎,中焦脾土所主,又考慮小兒乃稚陽之體,先天腎氣尚未完實,中焦化源不足。憑此補益脾腎,升清起萎為要!補中益氣湯加減。
陳皮5升麻2.5炙甘草5五劑水煎服
2013年3月18日二診
上方后無變化,黃芪增至15克,七劑水煎服。
2013年3月24日叁診
上方后下垂的左眼瞼可上抬,但不
持久,舌脈如前。上方桂枝增至10克,七劑水煎服。
2013年3月24日四診
近兩日入夜發(fā)熱、惡寒、咳,舌質淡苔薄脈緩。調(diào)方如下:
香薷10前胡5茯苓10白術5
厚樸5炙甘草5生姜3大棗2枚叁劑水煎服
2013年4月8日五診
上方叁劑后,感冒愈!守3月24日方,七劑水煎服。
……………
2013年4月30日八診
3月24日方連服二十劑,左眼瞼抬舉較前有力,仍不持久。舌脈無變化。上方黃芪增至20克。五劑水煎服。
2013年5月12日九診
此次復診,左眼裂明顯增大。舌脈如前。調(diào)方如下:
北黃芪20焦白術5云茯苓10巴戟天10
仙茅5淫羊藿10桂枝10當歸5
升麻2.5黨參10千斤拔10炙甘草5十劑水煎服
2013年5月26日十診
上方十劑后,左側眼裂已完全睜開,與右眼裂等同,但左眼疲勞試驗(+)。食納夜寐可,舌脈如前。上方減當歸,加五爪龍15克,十劑水煎服。
2013年6月5日十一診
上方后,癥無著變。上方五爪龍增至20克,十劑水煎服。
2013年6月23日十二診
近來癥狀尚穩(wěn),每遇冷則左眼瞼稍有下垂。上方黨參增至15克。十劑水煎服。
……………
2013年8月12日十四診
癥狀穩(wěn)定,左眼疲勞試驗(-)。上方仙茅增至10克。整理處方如下:
北黃芪20焦白術5云茯苓10巴戟天10
仙茅10淫羊藿10桂枝10五爪龍20
升麻2.5黨參15千斤拔10炙甘草5再進十劑。
2013年9月9日十五診
上方十劑斷續(xù)服完,先該患兒左眼無不適,如常。上方淫羊藿增至15克,再進十劑。斷續(xù)服用,以鞏固療效,善其后。
而后幾次感冒,發(fā)熱(39℃)、
咳嗽來此就診,并未引發(fā)此病。至今一年余未復發(fā)!
【按】兒童患重癥肌無力臨床發(fā)病主要表現(xiàn)眼肌型。臨床表現(xiàn)眼瞼下垂、眼肌麻痹(斜視、復視)。病情纏綿難愈,時好時壞,每遇感染病情加重,臨床治療頗為棘手!
兒童重癥肌無力表現(xiàn)的眼瞼下垂多呈左右交替出現(xiàn)。該患即是如此,患病初期雙眼瞼下垂,右側大于左側。經(jīng)治療緩解后,再次復發(fā)表現(xiàn)左眼瞼下垂,確切機制不明。
該患兒的重癥肌無力臨床癥狀僅見左眼瞼下垂、抬舉無力。余則無所苦,無伴隨癥狀可供辨證,僅有面色恍白作為佐證,也歸為脾土虛,這本是清理之中。辨證之時考慮該患兒久服激素傷陽氣,加之小兒乃稚陽之體,先天腎氣尚未完實。所以,在大力補脾的同時,佐以溫補腎陽,以助后天之化源。治以溫補脾腎治法,補中益氣湯加減。
方中黃芪、白術、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氣,取四君之意;當歸養(yǎng)血使既補之氣有所依附;陳皮理氣,補而不滯;升麻升提陽氣。以上諸藥相合本是補中益氣湯之內(nèi)涵,重在補中升舉陽氣。在此基礎上方中配伍叁味溫和的溫補腎陽藥,巴戟天、仙茅、淫羊藿以助上藥健脾益氣而滋化源。少佐桂枝于方中重在溫通,有理中之意。
上方二診黃芪增至15克,叁診(已服12劑)左眼瞼已能抬舉但不持久,療效初露端倪!至十四診時黃芪增至20克、并加黨參15、千斤拔10、五爪龍20,增大補益脾氣之力。左眼瞼下垂消失,疲勞試驗(-)已無其他不適。又進十劑間隔服藥而停藥。至今感冒幾次也未復發(fā)。
該患兒治療近六個月,服藥近百劑,其治療思路始終未變,持續(xù)溫補脾腎之法,治療過程逐漸加大補脾之藥量,在溫腎藥相佐下,并無溫燥之象顯現(xiàn),可見藥證相合,遠期療效彰顯。
重癥肌無力是難治性疾病,無論是西藥還是中藥,均是如此。通過本案例的治療時程可見一斑。對于病程日久長期口服西藥者,治療起來療程更為長久,可達幾年。
中西醫(yī)治療此病各有優(yōu)點,對于有肌無力危象者,建議中西醫(yī)配合,更大的發(fā)揮各自的專長,提高療效。對于病情穩(wěn)定,比如眼肌型,在不影響生活工作的情況下,還是建議單純中醫(yī)藥治療,起效快,遠期療效穩(wěn)定。
該患兒的治療結果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