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話題】慢病防控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美國著名華裔科學家MIT張鋒教授團隊是該領域的領先小組之一,最近發(fā)表論文提供了一種更好的CRISPR基因編輯工具,他們根據生物進化理論,在細菌蛋白庫中尋找更理想的DNA切割酶,獲得了成功,使該技術超更簡單、更便宜、更快、更準等方向上邁進一大步。
剛剛結束的倫敦 2015 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上,ESC 主席 Fausto Pinto 教授提出,心血管疾病已是全球死亡主要原因:全球 51% 女性、42% 男性的死亡原因都是心血管疾病。
第一項研究確定了通過稱為ADP-核糖基化的過程由PARP-1的酶活性化學修飾的C / EBPb上的氨基酸(脂肪細胞形成所需的關鍵轉錄因子
DLBCL是最常見的淋巴瘤類型,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大約30%。大約10%~15%的DLBCL患者對一線療法無應答或者在治療3個月內復發(fā)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對于抗體藥物的電荷異質性研究仍然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藥物的電荷變化原因也不盡相同
隨著更多分子及遺傳學層面銀屑病病理機制的揭示,研究人員有望開發(fā)出更多的治療靶點,更多的候選藥物,同時個性化治療也有望成為現實
斯德哥爾摩皇家理工學院的研究員Yonglei Wang表示:“由于次氯酸會跟生物分子發(fā)生激烈的反應,同時細胞內也存在著多種氧化劑拮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