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首部《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yī)結合診療指南》發(fā)表于《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指南制訂的主要負責人張敏州教授表示,指南采用當前國際公認的證據質量分級的GRADE方法,對證據體系進行客觀的評價,以便臨床應用,希望能降低死亡率、減少并發(fā)癥及提高AMI中醫(yī)藥臨床診療水平,規(guī)范AMI中醫(yī)藥治療和標準化建設。
自1992年GordonGuyatt教授在JAMA雜志上發(fā)表第一篇循證醫(yī)學(EBM)文章,正式標志著循證醫(yī)學的誕生。循證醫(yī)學著力解決臨床問題,結合當前最佳證據、患者價值觀、意愿及臨床醫(yī)師經驗后,做出最佳的決策。隨后的20多年里,循證醫(yī)學以其獨特的視角,科學的方法和創(chuàng)新合作的模式不斷發(fā)展,推廣最新研究成果及治療方案。
臨床指南作為連接證據及醫(yī)學實踐的重要橋梁,在循證醫(yī)學中有著重要作用及地位。國外在循證醫(yī)學的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制訂、發(fā)布及更新指南,帶來了如心血管疾病領域中最新的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技術,極大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死亡率,減少了相關并發(fā)癥的出現,惠及眾多患者。中醫(yī)臨床診療核心是“辯證論治”,其診療方案是動態(tài)、靈活的,體現臨床醫(yī)師個體化經驗及地域性特點,目前沒有統一、規(guī)范的治療方案及中藥方劑,臨床取得的療效也不盡相同,加之我國中醫(yī)藥相關的臨床指南制修訂工作起步較晚,中西醫(yī)結合循證體系構建任重而道遠。
——中國科學院陳可冀院士
急性心梗救治任重道遠中醫(yī)藥大有可為
隨著社會飛速發(fā)展,中國人心血管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增加。據統計2015年AMI死亡率在農村地區(qū)約70.09/10萬,城市地區(qū)約56.38/10萬,農村的病死率明顯超過城市。如何提高AMI的救治率,是中國醫(yī)者所面臨的艱巨任務。
AMI的治療原則就是盡早開通病變的血管,挽救瀕死的心肌,縮小梗死面積,降低病死率。目前最主要手段依然是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和藥物治療(溶栓治療)。而影響其救治的很大因素是患者的知曉率低,就診延遲和院前急救。為此,我們率先為AMI患者開通急診綠色通道,盡量縮短從患者就診至PCI開始的時間。2012年起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逐漸論證通過了多家胸痛中心,建立了區(qū)域協同救治體系,已經包含了全國數百家醫(yī)院。同時,2013年8月筆者團隊在國內完成首例完全可降解支架的植入術,迎來了介入手術的第四次革命。目前,筆者團隊研制的新一代完全可降解支架Xinsorb(BVS)已完成臨床研究,正在申報上市。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給患者帶來更大獲益。
雖然再灌注治療大大提高了AMI患者院內生存率,但是依然面臨各種難題。如溶栓引起的出血,PCI術中無復流現象,缺血再灌注損傷,支架內血栓形成,支架術后再狹窄、再閉塞等等。心肌的微循環(huán)障礙,PCI術后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也是影響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心?;颊叩目祻椭委熃鼇硪矀涫荜P注。同時,面對國內廣大農村偏遠地區(qū),因PCI條件不足、溶栓藥規(guī)范化使用未普及,以及部分經濟原因,使AMI的救治面臨諸多難題。值得慶幸的是,在中國我們還有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傳統醫(yī)學(中醫(yī))。通過已有的中西醫(yī)結合臨床研究,在血運重建、使梗死相關的動脈再通的同時,合并中藥治療可以初步實現心肌微循環(huán)的改善,緩解胸痛,防治并發(fā)癥。
未來,需要更多、更大樣本量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AMI的循證醫(yī)學證據,探討如何取長補短,使得中西醫(yī)能夠達到完美的結合,為患者帶來最大收益。同時,也需要諸位醫(yī)學大咖和媒體,通過報紙,廣播,網絡,微信等各種形式,增加科普宣教,增加患者對AMI的知曉率,縮短就診時間,改善生活方式,減少發(fā)病率。
“上醫(yī)治未病”,希望中西醫(yī)共同努力,為患者打造美好未來。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yī)結合循證體系構建
根據2014年中國PEACE協作組研究報告,2001-2011年我國AMI人數增加了4倍,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長趨勢,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在AMI診療方面,我國投入了大量資源,但遺憾的是,在挽救生命、降低并發(fā)癥方面并沒有任何改善。
中醫(yī)藥作為中華民族智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防治AMI及并發(fā)癥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自建國以來,中西醫(yī)結合在診治AMI及相關的基礎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980年陳可冀院士及國內眾多專家召開的全國冠心病辨證施治研究座談會上,制訂了冠心病辨證分型的試行標準,為今后的臨床研究奠定了基礎。近年來,隨著大量多中心、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不斷涌現,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AMI積累豐富的循證依據,闡明了一些藥物機理,提高了療效,取得了一些突出的科研成果。
與此同時,2011年廣東省中醫(yī)院胸痛中心牽頭制定了AMI中西醫(yī)結合臨床路徑,并開展了療效評價研究。結果證明,中西醫(yī)結合臨床路徑能規(guī)范中醫(yī)診療行為,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規(guī)范的中醫(yī)藥治療有利于改善AMI的預后。
在循證醫(yī)學年代,如何將最新的中醫(yī)藥研究成果進行及時匯總,轉化至臨床并構建成對患者最優(yōu)的治療方案,是一棘手的難題。2014年,中國醫(yī)師協會中西醫(yī)結合醫(yī)師分會聯合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專業(yè)委員會等行業(yè)組織制定了我國首部《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不僅首次正面的回答這個問題,提出了中西醫(yī)結合的解決方法,而且得到國內著名專家的高度認可,進一步肯定了中西醫(yī)結合防治AMI的作用。
今年,在前期AMI中西醫(yī)結合臨床路徑和診療專家共識的基礎上,由陳可冀院士、葛均波院士及廣東省中醫(yī)院張敏州教授共同牽頭,聯合國內眾多中醫(yī)、西醫(yī)、中西醫(yī)結合、標準化及方法學領域專家,匯集專家群體的經驗和智慧,嚴格遵循循證醫(yī)學指南制定的方法,通過2輪問卷、書面調研及全國專家會議論證后,制訂出有證據級別及推薦意見的《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yī)結合診療指南》。
阿司匹林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腸溶片適應癥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發(fā)病風險預防心肌梗死復發(fā)中風的二級預防降低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及其繼發(fā)腦卒中的風險降低穩(wěn)定性和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的發(fā)病風險動脈外科手術或介入手術后,如經皮冠脈腔內成形術(PTCA),冠狀動脈旁路術(CABG),頸動脈內膜剝離術,動靜脈分流術預防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險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
健客價: ¥17.8用于以下患者的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心肌梗死患者(從幾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從7天到小于6個月)或確診外周動脈性疾病的患者。 ·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患者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脈綜合征(包括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置入支架的患者,與阿司匹林合用。 -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與阿司匹林聯用,可合并在溶栓治療中使用。
健客價: ¥671.用于改善冠心病的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心肌缺血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的輔助治療。 2.亦可用于改善腦梗死、腦出血等引起的腦缺氧癥狀。
健客價: ¥321.轉復,預防室上性心動過速,特別是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也可用于予激綜合征伴室上性心動過速。 2.心房撲動,心房顫動。 3.各種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持續(xù)性及非持續(xù)性室性心動過速。 4.急性心肌梗死并發(fā)嚴重心律失常。
健客價: ¥34本品用于急性冠脈綜合征(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包括接受藥物治療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治療的患者,降低血栓性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
健客價: ¥135高膽固醇血癥 原發(fā)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包括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雜合子型)或混合型高脂血癥(相當于Fredrickson分類法的IIa和IIb型)患者,如果飲食治療和其他非藥物治療療效不滿意,應用本品可治療其總膽固醇(T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載脂蛋白B(Apo B)升高和甘油三酯(TG)升高。 在純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阿托伐他汀可與其他降脂療法(如LDL血漿
健客價: ¥62用于以下患者的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1.心肌梗死患者(從幾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從7天到小于6個月)或確診外周動脈性疾病的患者。 2.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患者。 3.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脈綜合征(包括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置入支架的患者,與阿司匹林合用。 4.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與阿司匹林聯用,可合并在溶
健客價: ¥391.用于改善冠心病的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心肌缺血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的輔助治療。 2.亦可用于改善腦梗死、腦出血等引起的腦缺氧癥狀。
健客價: ¥19用于治療高血壓、心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動脈夾層、心律失常、甲狀腺功能亢進、心臟神經官能癥等。近年來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療,此時應在有經驗的醫(yī)師指導下使用。
健客價: ¥8.5原發(fā)性高血壓; 充血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2-9天)后出現的輕到中度心力衰竭。
健客價: ¥28用于以下患者的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心肌梗死患者(從幾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從7天到小于6個月)或確診外周動脈性疾病的患者。 ·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患者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脈綜合征(包括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置入支架的患者,與阿司匹林合用。 -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與阿司匹林聯用,可合并在溶栓治療中使用。
健客價: ¥118原發(fā)性高血壓,急性心肌梗死(2-9天)后出現的輕到中度心力衰竭。
健客價: ¥50抑制下述情況時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1.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冠狀動脈血流障礙所致的心臟疼痛);2.急性心肌梗死;3.預防心肌梗死復發(fā)等。
健客價: ¥4.6芳香溫通,益氣強心。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痹,癥見心前區(qū)疼痛、固定不移;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絞痛、心肌梗死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471.高膽固醇血癥: 原發(fā)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包括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雜合子型)或混合性高脂血癥(相當于Fredrickson分類法的Ⅱa和Ⅱb型)患者,如果飲食治療和其他非藥物治療療效不滿意,應用本品可治療其總膽固醇(T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載脂蛋白B(Apo B)升高和甘油三酯(TG)升高。 在純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阿托伐他汀可與其他降脂療法(如LDL血
健客價: ¥24用于改善冠心病的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心肌缺血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的輔助治療。亦可用于改善腦梗死、腦出血等引起的腦缺氧癥狀。
健客價: ¥311.高膽固醇血癥 原發(fā)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包括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雜合子型)或混合型高脂血癥(相當于Fredrickson分類法的IIa和IIb型)患者,如果飲食治療和其他非藥物治療療效不滿意,應用本品可治療其總膽固醇(T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載脂蛋白B(Apo B)升高和甘油三酯(TG)升高。 在純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阿托伐他汀可與其他降脂療法(如LDL
健客價: ¥47本品為非甾體抗炎藥。臨床可用于下列情況。1. 鎮(zhèn)痛、解熱:可緩解輕度或中度的疼痛,如頭痛、牙痛、神經痛、肌肉痛及月經痛,也用于感冒和流感等退熱。本品僅能緩解癥狀,不能治療引起疼痛和發(fā)熱的病因,故需同時應用其他藥物對病因進行治療。2. 抗炎、抗風濕:為治療風濕熱的常用藥物,用藥后可解熱、使關節(jié)癥狀好轉并使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風濕熱的基本病理改變,也不能治療和預防心臟損害及其他合并癥。3.關節(jié)炎:除風
健客價: ¥3.5對動脈血管有擴張作用。用于動脈硬化及高血壓病所致的冠狀動脈供血不全,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栓塞,腦血管痙攣等。
健客價: ¥6用于成年人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治療。 本品適用于年齡55歲及以上.存在發(fā)生嚴重心血管事件高風險且不能接受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 抑制劑治療的患者,以降低其發(fā)生心肌梗死.卒中或心血管疾病導致死亡的風險。 (詳見包裝內部說明書)
健客價: ¥42阿司匹林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腸溶片適應癥如下: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發(fā)病風險 預防心肌梗死復發(fā) 中風的二級預防 降低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及其繼發(fā)腦卒中的風險 降低穩(wěn)定性和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的發(fā)病風險 動脈外科手術或介入手術后,如經皮冠脈腔內成形術(PTCA),冠狀動脈旁路術(CABG),頸動脈內膜剝離術,動靜脈分流術 預防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
健客價: ¥3用于以下患者的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心肌梗死患者(從幾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從7天到小于6個月)或確診外周動脈性疾病的患者。 ·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患者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脈綜合征(包括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置入支架的患者,與阿司匹林合用。 -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與阿司匹林聯用,可合并在溶栓治療中使用。
健客價: ¥80冠心病。對冠心病患者,辛伐他汀用于:(1)減少死亡的危險性。(2)減少冠心病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險性。(3)減少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的危險性。(4)減少心肌血管再通手術。(詳見內包裝說明書)
健客價: ¥3.5冠心病的長期治療、預防血管痙攣型和混合型心絞痛,也適用于心肌梗死后的治療及慢性心衰的長期治療。
健客價: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