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結是什么?
顧名思義,“奶結”是在哺乳期時發(fā)生乳汁郁結。它的起病原因很多,可能是飲食不當太過滋膩,也可能是哺乳不規(guī)律乳汁未及時排出,甚至睡眠姿勢不當壓迫到乳房也會導致乳汁郁結。一不留神,“奶結”就發(fā)生了。處理不當極容易讓病情加劇,最終形成膿腫。
對于“奶結”,時下的認知誤區(qū)可不少
誤區(qū)一:過猶不及
在臨床中看到形形色色處理過度而引發(fā)的問題。有熱敷溫度過高導致皮膚燙傷的,有按摩時間過長引起皮膚水腫的,有按摩時機不當反而使炎癥范圍擴大而高熱不退的,還有外敷仙人掌、蒲公英等植物導致皮膚過敏的??傊?,不僅“奶結”沒解決,反而讓問題變得更棘手,給醫(yī)生的診治也帶來了不少麻煩。
誤區(qū)二:抗生素包治百病
濫用抗生素已成為全民誤區(qū)。但凡出現疼痛,很多媽媽第一時間就會選擇抗生素口服或要求醫(yī)生給予抗生素靜脈滴注。然后,哺乳規(guī)律被打破,乳汁淤積變得更加嚴重。而局部疼痛使排乳不徹底,“奶結”進一步加重。使用幾天后,體溫正常了,乳房不痛了,但結塊卻更加僵硬木實,短時間內已無法消退,也為日后的哺乳埋下了隱患。
誤區(qū)三:“知難而退”
大多數媽媽發(fā)生“奶結”后,由于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吃了大苦頭。而且因為沒有及時糾正哺乳時期的一些不良習慣,“奶結”一而再、再而三地找上門。媽媽們苦不堪言,直嚷著比生孩子還辛苦。于是,發(fā)了“奶結”來門診要求回乳的患者真不少。盡管我們一直呼吁,母乳喂養(yǎng)對孩子和母親都有好處。
如何學會正確處理“奶結”呢?
訣竅:疏通。
第一步,局部熱敷。
取熱毛巾敷于結塊部位3-5分鐘。以體感溫熱但不燙為宜。
第二步,按摩疏通。
在結塊部位沿圓周方向做輕柔按摩1分鐘,然后沿乳絡方向從乳房外圍向乳頭方向做放射狀梳理。力道適中,以乳汁射出但疼痛不劇烈為宜。兩種手法可以交替做。
按摩時間不宜過長,一側約十分鐘左右。即使疏通過程中局部堵塞嚴重,乳汁點滴而出,腫塊無法消退,也要控制時間。力爭輕手法,高頻次。
大多數初起的“奶結”經過以上2個步驟的處理,都會消散。如結塊痛硬不散,甚至伴有發(fā)熱不退,就需要治療了。中醫(yī)藥治療,退熱輕緩,疏通乳絡,消散“奶結”;如果“奶結”已化膿,小切口引流術配合中藥口服,也可以幫助患者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