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無可奈何牙齒的松動和脫落,人們往往選擇戴假牙。但是很多老年人反映,鑲上假牙之后,總感覺吃東西沒味兒。假牙會影響我們的味覺嗎?吃東西沒味兒是戴假牙的原因嗎?
年齡越大,味蕾數(shù)量越少
大家都知道,人類味道的感覺是由4種基本味覺:酸、甜、苦、咸組成,其他味覺都是上述4種基本味覺相互配合形成的。
接受味覺刺激的感受器叫味蕾,主要分布于舌背沿界溝排列的輪廓乳頭,舌尖和舌側(cè)表面的菌狀乳頭和舌后部兩側(cè)的葉狀乳頭內(nèi)。
此外,軟腭、咽和會厭(醫(yī)學術語,在舌根后方,如帽舌狀結構)等處的黏膜上皮內(nèi)也有味蕾分布。味蕾通過神經(jīng)纖維傳遞信號,使我們的大腦感知到味覺。
成年人的味蕾數(shù)量隨年齡的增大而逐漸減少,因為味蕾的變性萎縮,降低了對呈味物質(zhì)的敏感性,所以,老年人的味覺下降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變化。
假牙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味覺
假牙作為一個“外來的”人工替代體放在口腔中行使功能,會對味覺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假牙只是套在牙齒上,異物感小,對味覺的影響程度較小,比如烤瓷牙或全瓷牙,基本不會影響到味覺。
但是,較大的活動義齒和全口義齒,則會對味覺產(chǎn)生較為明顯的影響。這一類假牙通常需借助一個較大的塑料或金屬基板幫助固位和承擔咀嚼壓力,異物感較強,對舌頭的運動有所限制,基板或基托會掩蓋住部分的味蕾,使其無法接受味覺刺激。
全口義齒基托后緣處可影響硬軟腭交界處對酸、苦的敏感性。我們的口腔,在牙根部天生就有許多觸覺感受器可以判斷上下牙齒間食物顆粒的大小,無論采用何等水平的假牙修復,也無法恢復這種判別力。戴假牙后,雖然咀嚼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但達不到天然牙齒的咀嚼效率,無法將食物嚼得很細碎,不得不在食物顆粒還很大時完成了吞咽,影響呈味物質(zhì)與味蕾的接觸,造成對食物味覺感知的下降。
另外,戴假牙也容易產(chǎn)生心理上的不適感,造成中樞性的味覺減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選用不合格的義齒材料及不良的修復體形式都會明顯影響味覺。
不及時佩戴假牙隱患多
雖然假牙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味覺,但缺牙后不及時佩戴假牙則會造成更多的隱患。多顆牙齒缺失后,口腔中有效咀嚼面積相應減少,咀嚼效能降低甚至喪失,會影響營養(yǎng)的攝入。鄰近的牙齒由于失去了依靠和約束,會變得傾斜,上方或下方的牙會伸長,造成咬合功能的紊亂。嚴重時引起臉部歪斜、左右不對稱。
牙齒缺失后,咀嚼力過多地集中在余留牙齒上,容易造成過度受力且受力方向不均衡,增大余留牙齒發(fā)生創(chuàng)傷的概率,引起塞牙、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牙齒松動等牙周疾病,加速余留牙的脫落。
牙齒對維持面部的外觀有很重要的作用,當牙齒多數(shù)或全部缺失以后,面頰部失去支撐而向內(nèi)凹陷,嘴唇也不再豐滿,面下距離變短,整個人看起來要比同齡人蒼老。如果缺牙位置在前牙區(qū),更會影響美觀、影響發(fā)音,造成社交困擾。
因此當牙齒缺失后,一定要到正規(guī)的醫(yī)療機構及時鑲配假牙,可通過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心理疏導以及利用種植技術等方法來減小假牙對味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