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九九热国产,毛片aaa

您的位置:健客網(wǎng) > 新聞頻道 > 醫(yī)藥資訊 > 疾病資訊 > 連血壓值都不知道,談何防控高血壓?

連血壓值都不知道,談何防控高血壓?

2017-05-18 來源:醫(yī)學界心血管頻道  標簽: 掌上醫(y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lián)盟 美容護膚
摘要:王繼光教授指出,我國最近的抽樣調(diào)查顯示,成人高血壓的患病率在25%左右,近年來一直處于上升趨勢,與20年前相比,增長了一倍多——

  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是高血壓流行病學和防治研究的重要參數(shù),而中國這“三率”均處于較低水平!今天是“世界高血壓日”,我們就高血壓的相關問題采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yī)院王繼光教授,一起來看看他的見解!

  高知曉率很重要,我國水平卻很低

  王繼光教授指出,我國最近的抽樣調(diào)查顯示,成人高血壓的患病率在25%左右,近年來一直處于上升趨勢,與20年前相比,增長了一倍多——

  “這相當于每四個成人中,就有一個患有高血壓!”

  而今年世界高血壓日的主題依舊是“知曉你的血壓”,知曉率也是高血壓流行病學和防治研究的重要參數(shù)之一,那么知曉率到底是什么?

  2002年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將其定義為:可被診斷為高血壓的調(diào)查對象在調(diào)查前就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者的比例;知曉率高,意味著更多的高血壓患者可以早治療、甚至早控制。

  王教授說,目前中國的高血壓知曉率不容樂觀,雖然老年人群略有上升,但處于較低水平,大部分地區(qū)不到40%。

  測了血壓,就一定能正確診斷嗎?

  不一定。

  想控制血壓,如果說知曉血壓重要,正確知曉血壓或許更重要。診室血壓往往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白大衣效應”——

  患者在醫(yī)生進行診室血壓測量時血壓升高,但在家中自測血壓或24小時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由患者自己攜帶測壓裝置,無醫(yī)務人員在場)時血壓正常。

  那么如何避免?王教授指出了目前常用的解決方式:

  1.24小時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ABPM)

  這種測量方式提供患者24小時的多次血壓數(shù)據(jù),記錄全天的血壓波動水平和趨勢。

  它不僅可以去除隨機測量血壓的偶然性,還可提高早期無癥狀的隱匿性高血壓的檢出率,對判斷預后也有重要意義。

  2.家庭血壓監(jiān)測(HBPM)

  指患者在家中定期測量血壓,如果用于診斷高血壓,則需要連續(xù)測量5-7天,每天早晚各2-3次,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王教授建議這種方式主要用于治療期間觀察療效。

  3.診室患者自助測血壓

  患者在診室環(huán)境下,沒有醫(yī)務人員的陪同,自己進行血壓測量,王教授說這種方式目前正在推廣,以期減少白大衣效應。

  王教授總結指出,雖然可能會出現(xiàn)誤差,但診室測量血壓是必須的,不僅僅是高血壓科,任何要進行手術或其他治療的患者都應測量血壓;而ABPM可用于高血壓的正確診斷;后續(xù)治療效果可通過HBPM測量結果進行評估。

  遠程管理或可行,但仍需更多研究

  不僅僅是知曉率,我國高血壓的治療率也處于較低水平,而2017年ACC上發(fā)布的REACH研究吸引了很多國內(nèi)學者的關注——

  研究將需要藥物治療的高血壓患者分為兩組,一組常規(guī)治療,另一組信息化管理,即通過遠程網(wǎng)絡指導患者用藥并觀測血壓,結果顯示遠程指導組的血壓改善效果優(yōu)于常規(guī)組。

  這個方式在中國可行嗎?

  我國人口基數(shù)大,高血壓患病率逐年攀升,如果這種遠程管理得以推動,理論上應該可以減少醫(yī)療負擔,所以當提到這個問題時,王教授也贊同這一看法——

  “單純依靠大醫(yī)院治療如此龐大的高血壓人群并不現(xiàn)實,盡管分級診療制度可使一部分患者在基層衛(wèi)生服務中心獲得管理,可很難完全解決”。

  王教授認為,我們正處于一個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如何將這些技術應用于血壓管理、如何將技術與專業(yè)相結合是未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

  降壓目標個體化,結合病情很重要

  140/90——每個高血壓醫(yī)生和患者都熟悉的一組數(shù)字,這是高血壓診斷的分界線,也是高血壓治療的起始線,更是高血壓控制的達標線;越早達標,心腦血管風險就越早降低。

  而針對達標個體化和對140/90mmHg這個標準的質(zhì)疑,王教授指出,達標水平的制定是為了提升治療水平,更好的管理高血壓,而不是給治療“套上枷鎖”——“畢竟標準本身就是人制定的”。

  因此針對不同病情的人群,140/90mmHg這一標準可以酌情調(diào)整,SPRINT研究也發(fā)現(xiàn),雖然血壓降低并不能夠完全避免心血管及死亡事件發(fā)生,但強化降壓(收縮壓降至120mmHg)確實可進一步降低類似事件的風險。

  提升高血壓知曉率,我們在行動!

  為響應國際高血壓學會、世界高血壓聯(lián)盟、Lancet高血壓委員會的號召,王教授及其團隊近期啟動了目前中國最大規(guī)模的5月血壓測量月(MayMeasurementMonth,MMM)行動——

  計劃在今明兩年內(nèi)針對全國100個縣域,測量總計500萬人群的血壓,并對篩查出的預計近百萬高血壓患者進行詳細診斷和治療管理。

  現(xiàn)在這一行動已經(jīng)在全國多個地點開展,王教授說,這次行動的目的是提高高血壓知曉率,讓社會大眾主動測量、管理高血壓,不僅如此,后續(xù)的篩查管理也可以提升全國高血壓管理隊伍的水平。

  王教授最后展望了這項行動的最終目標:

  有70%的人群能在血壓剛剛升高時就知曉血壓值并積極參加治療;治療后,有大約70%的患者達標,這樣就有近半數(shù)(70%×70%=49%)的高血壓患者可最終降壓達標!

  這一目標值參考了北美地區(qū)目前的高血壓達標率,“如果可以實現(xiàn),高血壓造成的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眼底病變等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都將降低!”

  從目前我國控制達標率的10%→50%,是一個巨大的邁進,“哪怕最終只有20%,這種進步也能改變現(xiàn)在高血壓防治的被動局面!”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chǎn)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