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型肺炎(邪在衛(wèi)、氣)的證治:患兒表現(xiàn)高熱、有汗或無汗(一般早期少汗,邪達(dá)氣分時(shí)則分汗、口渴)、呼吸急促、咳嗽有痰、輕度喘憋鼻扇、面赤口渴、咽紅、舌尖紅、舌苔黃白相兼、脈浮數(shù)。治以宣肺清熱化痰法。常用麻杏石甘湯加減。
處方舉例:麻黃2g,杏仁9g,生石膏9g,甘草2g,銀花9g,連翹9g,寒水石9g,蘇子6g,黛蛤散9g。
可隨證選加下列藥物:①發(fā)熱無汗加鮮蘆極15~30g;②發(fā)熱有汗加黃芩6g,或重用生石膏;③咳喘痰多加天竺黃6g,萊菔子6g;④便干可加瓜萎15~30g。
2、重型肺炎(氣、血兩燔或熱入營血)的證治:
(1)氣(營)血兩燔:高熱持續(xù),咳嗽喘憋,躁擾不安,痰聲漉漉,精神醫(yī)院靡,口渴,舌質(zhì)紅,苔黃膩而干,脈弦數(shù)或滑數(shù)。治以清宣肺熱,平喘化痰法。常用麻杏石甘湯和玉女煎(系《溫病系辨》的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細(xì)生地、元參)加減。
處方舉例:麻黃2g,杏9g,生石膏18g,鮮蘆茅根各15g,黃芩6g,青黛3g,生地9g,天竺黃9g,銀花9g,連翹9g。
(2)熱入營血:高熱持續(xù)不退,咳嗽喘憋加重,氣促鼻扇明顯,呼吸極度困難,痰壅喉頭,胸腹脹滿,煩躁不安;或口周發(fā)紺,口唇焦裂,舌質(zhì)紅絳,苔黃厚或垢膩,脈弦數(shù)或滑數(shù)。若出現(xiàn)脈細(xì)數(shù)無力,應(yīng)注意出現(xiàn)氣陽衰竭。治以清營解毒,平喘化痰法常用清營湯加減。
處方舉例:銀花15g,連翹9g,生地12g,黃芩9g,元參15g,天竺黃9g,赤芍9g,郁金黃芩9g,另加水牛角粉0.5g沖服,每日服2~3次。
以上重癥肺炎兩型可隨證選加下列藥物:①高熱驚厥加鉤藤12g,生石決明15g。②高熱持續(xù)加紫雪丹:每次0.3~0.6g沖服,每日服2~3次。③痰多加竹瀝汁每次5~10ml兌肥,每日服2~3次。④神昏加蓮心3g,菖蒲6g。
3、肺炎恢復(fù)期的證治:病邪雖減,氣陰耗傷,余邪未盡,仍有低熱,咳嗽痰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陰傷較重者,則舌質(zhì)嫩紅,舌苔少而欠津。治以養(yǎng)陰清熱,常用沙滲麥門冬湯加減。若余熱未盡而咳喘孝者,治以清肺瀉余熱,止咳平喘??捎脼a白散加減。
處方舉例之一:沙滲9g,麥冬9g,玉竹9g,川貝9g,地骨皮9g,茯苓9g,枇杷葉9g。
處方舉例之二:地骨皮9g,桑皮9g,甘草3g,枇杷葉9g,紫苑9g,黛蛤散9g,鮮蘆根15g,生谷麥芽各9g。
隨證加選加下列藥物:①低熱加銀柴胡9g,白薇9g,生地9g。②咳重加白前9g,百合9g。③痰多加天竺黃6g,若稀白痰多加化橘紅6g,半夏6g,生苡仁9g。
(實(shí)習(xí)編輯:陳?;?
苗醫(yī):阿凱,阿蒙掄,稿加俄告吉里打,嚎加蒙宮寧。封勒普。榜康洛,康鱉。凱俄蒙嘎掄。 中醫(yī):清熱解毒。用于急性咽炎,急性支氣管炎;亦可用于支氣管肺炎,急性肺膿瘍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jià): ¥7.5清熱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用于感冒,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 ,支氣管肺炎屬痰熱壅肺癥者。
健客價(jià): ¥28感菌株引起的下列部位的輕、中度感染: 1.扁桃體炎、扁桃體周炎、咽喉炎、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肺炎、哮喘和支氣管擴(kuò)張感染以及手術(shù)后胸腔感染。 2.急性及慢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及泌尿生殖系感染。 3.中耳炎、外耳炎、鼻竇炎。
健客價(jià): ¥5.5本品適用于因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淋病奈瑟菌、痢疾桿菌、大腸埃希菌、克雷伯氏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梅毒螺旋體及衣原體等對(duì)本品敏感的病原體引起的下列感染: 1. 尿道炎、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前列腺炎、淋病、膀胱炎、附睪丸炎、宮內(nèi)感染、腎盂腎炎、腎盂炎、腎盂膀胱炎等。 2. 淺表性化膿性感染:痤瘡、扁桃體炎、肩周炎、毛囊炎、膿皮癥、癤、癤腫癥、癰、蜂窩組織炎、汗腺炎、皮脂囊腫
健客價(jià):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