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無論是看文章、聽講座還是去醫(yī)院復診,都會被要求定期做檢查,項目包括糖化血紅蛋白、血壓、血脂、尿常規(guī)、眼底、肝腎功能等等,但是您聽說過還需要檢查聽力嗎?美國聽力學會主席克拉克教授建議所有糖尿病患者應該每年查一次聽力。
耳聾從糖尿病前期開始
研究顯示,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耳聾發(fā)生率要比血糖正常人群高百分之三十;2型糖尿病人群耳聾發(fā)生率則是血糖正常人群的兩倍。
以往針對糖尿病與耳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型糖尿病人群,因此,關于1型糖尿病對聽力的影響了解較少,但是定期進行聽力檢測同樣非常必要。
耳聾的六大信號
·當有背景噪音(如在餐館中)時,存在聽力障礙。
·站立時的平衡能力有所降低。
·無法聽到警報或蜂鳴聲。(也包括電話鈴聲、門鈴聲)
·無法與人正常交談。
·他人背對自己說話時聽不清。
·經(jīng)常需要調(diào)高電視、手機的音量。
糖尿病如何影響聽力
糖尿病對聽力的影響機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有學者猜測可能存在以下三種途徑:
高血糖長期高血糖會損害血管,減少血流量,這其中也包括耳部血管。在聽力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耳蝸盡管體積很小,但需要良好的血液供應。
血糖波動血糖水平的大幅波動也會損傷耳內(nèi)血管。
炎癥長期高血糖或血糖波動會引起耳蝸炎癥,炎癥所致水腫會損害耳部組織和供血血管。
耳聾風險因素有哪些
除了糖尿病本身是耳聾的風險因素外,以下因素存在的越多,耳聾風險越高。
·年齡≥65歲
·經(jīng)常暴露在高噪音環(huán)境
·有耳聾家族史
·男性
·存在其他耳部相關疾病或感染(如中耳炎)
·患有心臟病
·吸煙
·血糖未達標
·服用會損傷內(nèi)耳的藥物,如化療藥
預防遠遠勝于治療
一旦內(nèi)耳受到損傷,受損的聽力便難以恢復,所以保護聽力更有效的方法是做好預防,及時發(fā)現(xiàn)聽力下降,及時進行治療。
首先,及時把聽力降低的情況告知醫(yī)生,醫(yī)生會根據(jù)情況轉(zhuǎn)診至耳鼻喉科醫(yī)生。耳鼻喉科醫(yī)生會通過相關檢查來評估影響聽力的原因和聽力受損的程度,如有必要,還會幫助選配合適的助聽器。
不僅僅是影響聽力
內(nèi)耳的功能除了形成聽力,還包括幫助大腦維持重心平穩(wěn)。如果前庭系統(tǒng)受損,平衡和行走能力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增加了跌倒風險。
護耳四法
(1)減少耳朵進水
(2)減少噪音傷害
(3)減少掏耳朵頻率
(4)減少戴耳機時間
保護聽力的一個簡單工具
很多時候,外界噪音無法避免,比如住所位置、工作性質(zhì)、現(xiàn)場演唱會,但有一個簡單、便宜還有效的工具能夠幫助保護聽力,這就是防噪音耳塞。
正確的用法:
(1)洗凈雙手,把耳塞縱向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間用力捻搓,使直徑減至原尺寸的四分之一左右。(免揉搓型耳塞無需此步驟)
(2)用另一只手把外耳廓向后上方提起,耳塞搓細后立即盡量全部塞入耳道。
(3)手指輕按在耳塞末端,直至耳塞完全膨脹(大約需要30~60秒)。
(4)將因膨脹而外露的部分向里輕推,使耳塞末端位于耳道入口處。如有一部分暴露在外則會大大降低防噪效果。
目前防噪耳塞常用的材質(zhì)有兩種——泡沫耳塞和硅膠耳塞。前者大多數(shù)不可清洗,佩戴一兩個星期就需要換新的,但舒適性好,適合睡眠時用;后者可以清洗,能使用半年以上,但舒適性比如前者,多用作游泳耳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