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九九热国产,毛片aaa

您的位置:健客網(wǎng) > 糖尿病頻道 > 糖尿病常識 > 并發(fā)癥 > 糖尿病友如何遠離并發(fā)癥?

糖尿病友如何遠離并發(fā)癥?

2017-03-06 來源:一附院內分泌科  標簽: 掌上醫(y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lián)盟 美容護膚
摘要:確診為糖尿病后,血糖(包括空腹及餐后)應每周檢查一次,血脂、肝功、腎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每半年化驗一次,每半年至一年檢查一次眼底,糖化血紅蛋白每2-3個月檢查一次。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并發(fā)癥,慢性并發(fā)癥已經(jīng)成為影響糖尿病患者生活,致殘、致死的重要因素。要想預防并發(fā)癥,首先要控制好血糖,此外還要做好3件事,就是控制血壓、調節(jié)血脂和防止血小板聚集。

  控制血壓同等重要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壓,高血壓是導致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重要危險因素,此外,高血壓還可促進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因此糖尿病患者控制血壓和血糖應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指出:一般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老年且伴有嚴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即可。

  糖尿病伴高血壓用藥也需個體化

  高血壓患者要注意非藥物治療,也就是通過減少鈉鹽攝入,控制體重,戒煙限酒,加強體育鍛煉以及緩解精神壓力等方式降壓,生活方式的調整無法將血壓控制達標者需要藥物治療,但藥物治療方案也要個體化,尤其是不少老年糖尿病患者除了合并高血壓外,還有血脂、心臟和血管等問題,針對不同的問題,高血壓用藥也不同,以下給出一些用藥建議,但具體的用藥請咨詢個人的專科醫(yī)生。

  血脂控制嚴上加嚴

  糖尿病患者存在血脂異常的情況也很常見,將血脂控制在化驗單上標注的正常值范圍,并不等于血脂已控制滿意,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控制目標要比普通人群血脂的正常值范圍更嚴格。血脂異常不僅可以引起和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大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而且可以引起和加重胰島β細胞的損害。

  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目標

  甘油三酯<1.7毫摩爾/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男性>1毫摩爾/升,女性>1.3毫摩爾/升,未合并冠心病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小于2.6毫摩爾/升,合并冠心病者應<2.07毫摩爾/升。因為LDL-C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也是調脂治療的首要目標。

  血脂異常需綜合治療

  糖尿病患者出現(xiàn)血脂異常需要綜合治療,控制好血糖,改善糖脂代謝異常,調整飲食、戒煙限酒、控制體重都有助于調節(jié)血脂。

  如果仍不能糾正異常,就需要給予調脂藥物,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有貝特類和他汀類。因為降低LDL-C是調脂治療的首要目標,因此他汀類藥物是調脂治療的首選;如果甘油三酯濃度>4.5mmol/L,可以先用降低甘油三酯的貝特類藥物,以減少發(fā)生急性胰腺炎的危險性。當他汀類藥物治療后LDL-C已達標,但甘油三酯>2.3mmol/L,HDL-C<1.0mmol/L時,可考慮加用貝特類藥物。但要注意,因為貝特類與他汀類藥物聯(lián)用時可能出現(xiàn)肌炎等嚴重副作用,故一般不聯(lián)合應用。

  抗凝治療不可忽視

  糖尿病和冠心病就像一對孿生姐妹,糖尿病患者的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率增加,對于高危人群需要給予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抗血小板藥物有多種,首選的藥物是阿司匹林,它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減輕血管炎癥作用,可減少冠心病的發(fā)作,不管是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方面,還是在冠心病發(fā)作的緊急處理方面,它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哪些人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過血管病變者(心肌梗死、心絞痛、缺血性腦卒中、外周動脈疾病)和心血管病變高危人群(男性大于50歲,女性大于60歲,或小于50歲的男性和女性,但存在高脂血癥、吸煙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蛋白尿等任意一項危險因素)都需要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推薦劑量為每天75~150毫克。

  糖友做好6項達標

  糖友做好6項達標,糖尿病友遠離并發(fā)癥!

  1.糖化持續(xù)達標

  糖化血紅蛋白是公認的金標準。糖化血紅蛋白代表的是近3個月血糖的總水平。

  中華醫(y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的專家目前達成了一個共識,即對總體的糖尿病患者的要求是糖化血紅蛋白維持在6.5%以下,但對不同的人群又有不同的選擇。對于比較年輕而又不害怕低血糖風險,對于那些年齡大、病程長而且已經(jīng)有了明顯的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可適當放寬,建議在7.0%~7.5%。

  2.血糖持續(xù)穩(wěn)定

  血糖正常對于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及生長發(fā)育至關重要,無論是高血糖還是低血糖均對人體有害。

  我國制定的成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標準為:空腹血糖4.4~6.1毫摩爾/升,餐后2小時血糖4.4~8.0毫摩爾/升。孕婦和裸奔的糖友血糖控制的要求要更加嚴格一些,而老年患者或者出現(xiàn)一些嚴重并發(fā)癥的糖友則要控制的寬松一些。

  3.血壓持久控制

  積極控制血壓,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極為重要,除顯著減少腦卒中、心梗等心腦血管事件外,也有利于延緩糖尿病腎病和視網(wǎng)膜病變的進程,改善預后,有證據(jù)表明,糖尿病患者通過降血壓得到的好處是降血糖的2倍,因此,早期嚴格降壓達標,比單純強化降糖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來說意義更大。

  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控制標準應該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4.糾正血脂紊亂

  常人高脂血癥的發(fā)生率為20%~40%,而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癥約占60%。糖尿病脂質代謝紊亂,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有密切的關系。

  所以糖尿病友應該將甘油三酯控制在1.7毫摩爾/升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2.6亳摩爾/升(有冠心病的在2.07毫摩爾/升)以下,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應保持在1.0毫摩爾/升以上,女性保持在1.1毫摩爾/升以上

  5.限制煙酒

  香煙中的煙堿可以強烈收縮血管,對糖尿病患者的眼、腎和下肢血管造成不利影響,因此,一定要杜絕吸煙;喝酒的話,以紅酒為宜,但每次不應超過50毫升。

  6.保持體重正常

  對大腹便便的患者,減肥是個很重要的任務,因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多種代謝紊亂的源頭。2型糖尿病中有大約一半肥胖人群。所以,一定要通過科學的飲食管理、運功配合規(guī)范的藥物治療,將體重指數(shù)控制在24以內,腰圍男性控制在90厘米以內,女性控制在85厘米之內。

  完善六項檢查

  糖友預防并發(fā)癥,這六項檢查不能??!

  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病,目前還不能根治,但是通過治療,病情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其并發(fā)癥可檢測,可預防。有研究顯示,定期檢查能夠大大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因此除了日常的血糖監(jiān)測外,以下檢查決不能少。

  1F

  尿常規(guī)

  包括尿糖、尿酮體、尿蛋白、白細胞等多項指標,這些指標可以間接反映糖友的血糖水平,明確是否存在酮癥酸中毒、有無泌尿系感染等情況。此外,尿微量白蛋白量測定是早期發(fā)現(xiàn)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指標。

  2F

  血脂

  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時合并脂代謝紊亂,通過藥物治療,可以糾正脂代謝異常。

  3F

  血壓、血黏度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黏、高血糖”號稱是糖友們的“四大隱形殺手”,初診時就必須注意,并酌情給予處理。

  4F

  肝、腎功能

  一方面了解有無肝功能異常及糖尿病腎病,同時還可以指導臨床用藥,因為在肝、腎功能不全時,有些口服降糖藥禁忌使用。

  5F

  眼科檢查

  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在早期往往沒有癥狀,晚期則沒有良好的控制方法。所以,糖友初診時就應做眼科檢查。

  6F

  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反映的是過去三個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是評價血糖控制情況的金指標。因此,每三個月檢查一次,能夠準確判斷過去3個月血糖控制情況,對于預防并發(fā)癥意義重大。

  注:檢查時間

  一般來說,確診為糖尿病后,血糖(包括空腹及餐后)應每周檢查一次,血脂、肝功、腎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每半年化驗一次,每半年至一年檢查一次眼底,糖化血紅蛋白每2-3個月檢查一次。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并發(fā)癥在早期階段常無明顯癥狀,而一旦有了癥狀(如浮腫、蛋白尿、視力下降、手足麻木、間歇性跛行等),往往已進入中晚年,此時病情難以逆轉,治療難度大,效果差。

  在此建議各位糖友:最好的辦法就是防患于未然,早期診斷,及早治療。因此,在診斷之初,各位糖友無論有無癥狀,均應進行一次全面體檢,以后還要定期復查,以利于并發(fā)癥的早期發(fā)現(xiàn)。請大家一定要記?。?ldquo;正確診斷是良好治療的開始,全面了解病情是治療成功的保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chǎn)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
手機糖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