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需用藥警惕藥物性皮炎
藥物性皮炎簡稱藥疹,是藥物通過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徑進入人體而引起的皮膚粘膜炎癥的反應。藥物性皮炎對人體的危害很大。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有可能引起皮炎,但最常見的有碘胺類藥、解熱鎮(zhèn)痛藥、安眠藥類以及青霉素、鏈霉素等。
藥物引起的蕁麻疹、多形紅斑、結節(jié)性紅斑、濕疹、紅皮癥、毛囊炎、血管炎與其他特發(fā)性的疾病組織象是一樣的。藥物性皮炎:
1、扁平苔蘚樣藥疹:角質層出現(xiàn)灶性角化不全,顆粒層薄或消失,界面空泡變性,乳頭真皮呈帶狀致密炎癥浸潤。主要為淋巴細胞、組織細胞,有時還見到漿細胞及嗜酸性細胞,炎癥浸潤不只在淺層,還可達深層。
2、藥物性大皰性表皮松解癥:表皮角朊細胞大片融合性壞死,細胞結構消失,可見核溶、核縮及核碎。角質層仍呈網(wǎng)籃狀,界面空泡改變,表皮下水皰、真皮淺層水腫,浸潤細胞以淋巴細胞為主,少許組織細胞及嗜酸性細胞浸潤。
3、固定型藥疹:表皮內見到多數(shù)壞死的角朊細胞,棘層細胞氣球變性,可發(fā)展成表皮內水皰。由于破裂細胞的胞膜仍留在皰內,使皰呈蜂窩狀。真皮乳頭高度水腫,可出現(xiàn)表皮下水皰,真皮上部可見到大量的噬色素細胞。真皮淺、深層可見到淋巴細胞的浸潤及少許嗜酸、嗜中性白細胞,還可見到組織細胞及肥大細胞。
中藥外用治療面部激素性皮炎有較好療效。
面部皮損色紅,觸之灼熱癢劇者,取丹皮30克,地榆30克,白蘚皮30克,茜草30克,水煎適量待涼,紗布蘸藥液以擰至不滴水為度,敷于皮損處,5~10分鐘更換1次,或有熱癢感即敷,不拘次數(shù)。也可用爐甘石粉、滑石粉、白蘚皮粉各等份混勻,用蒸餾水調成糊狀,每晚1次涂于皮損處。
面部肌膚無灼熱,惟有癢感較劇者取白蘚皮10克,地膚子10克,蛇床子10克,薄荷10克,水煎適量待涼,用毛刷蘸藥液搽患處,每日數(shù)次。亦可用上述藥物研細粉入面霜中調搽,每日2~3次。
面部皮膚干燥有少許細薄屑癢者,取當歸10克,白芷10克,白蘚皮10克,共研成細粉,入甘油或凡士林100克中調勻外搽,每日1次。
上述方藥堅持治療1個時期,激素性皮炎便可逐漸消退,恢復正常膚色。治療同時皮疹處最好不用熱水洗搓,忌食辛辣之物。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問請?zhí)砑游⑿殴娞枺航】徒】底稍?,健客健康咨詢?yōu)楦魑慌笥烟峁┤鎸I(yè)的疾病咨詢和健康資訊,健客健康咨詢真誠為您服務。健客宗旨:讓每一個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