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記者伍仞黎蘅通訊員魏星)用冰凍鹽水給胃出血病人洗胃、止血,引入廣東省第一條“硬管能屈式胃鏡”,在全國首創(chuàng)激光治療胃潰瘍……翻開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發(fā)展的歷史,不難發(fā)現,消化道病譜的變化,正是廣州人半個世紀以來生活巨變的縮影。
“那個年代哪有脂肪肝、直腸癌這些‘富貴病’,病人挺著個大肚子來看病,不是因為胖,而是因為肝吸蟲病和肝硬化導致的腹水脹滿了肚子。”市一醫(yī)院副院長、消化內科專家聶玉強說,新中國成立初期“老廣”最常見的消化道疾病離不開貧窮和環(huán)境的惡劣。但時至今日,結直腸癌等“富貴病”的發(fā)病率卻在短短10年間上升了50%,躍升廣州第二大癌,平均每天有7.5人確診。
記者從市一醫(yī)院獲悉,廣州消化疾病中心今天正式落戶該院。該中心將整合市一醫(yī)院消化內科、外科、中醫(yī)和影像學等的優(yōu)質資源,打造廣州地區(qū)首個以研究消化系統疾病、集醫(yī)、教、研和人才培養(yǎng)為一體的高層次醫(yī)療學術機構。“市民如果消化系統出了問題,再也不用為掛哪個專科苦惱,到這個中心來就可獲得一站式服務。”市一院長曹杰說。
消化系疾病中,以傳染性疾病為主,如霍亂、肝炎、傷寒、痢疾等。
新中國成立前:消化道傳染性疾病唱“主角”
作為一座擁有115年歷史的“老字號”醫(yī)院,市一醫(yī)院消化內科的發(fā)展見證了廣州人生活的變遷。
新中國成立前和成立初期,廣州的公共衛(wèi)生環(huán)境和個人衛(wèi)生意識普遍較差,很多疾病與“臟”和“窮”有關。在那個人均壽命只有45歲的年代,中風、心梗、癌癥等反而是“罕見病”,而結核、鼠疫、天花等則大肆肆虐。在消化系疾病中,同樣以傳染性疾病為主,如霍亂、肝炎、傷寒、痢疾等。
事實上,市一醫(yī)院消化內科在上世紀50年代就已成立,是廣州歷史最悠久的消化科之一。當時市一醫(yī)院幾名全國消化科權威專家,多以消化道傳染性疾病為研究重點。留法歸來的首任院長姚碧澄,就是國內知名的治療血吸蟲肝硬化的專家。
新中國成立
血吸蟲引起的肝硬化、營養(yǎng)不良引起的肝腹水、消化道潰瘍最常見。胃潰瘍曾占內外科住院總數的5.2%。
改革開放前:胃潰瘍多到手術做不及
聶玉強回憶說,新中國成立后,血吸蟲引起的肝硬化,以及在五六十年代由營養(yǎng)不良引起的肝腹水,都具有那個年代的烙印。另一大常見消化科疾病就是消化道潰瘍,光是胃潰瘍就占了內外科住院總數的5.2%,“那個年代普外科醫(yī)生做得最多的就是消化道潰瘍手術,多數是胃潰瘍引起出血、穿孔、幽門梗阻。”
廣州市地方志對那段時間的醫(yī)學科研有這樣一段記載:1972年,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用冰凍生理鹽水給病人洗胃,“止血迅速,有效率84.9%”;1982年該院經胃鏡用氬激光光凝止血,治療潰瘍病大出血,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次年又全國首創(chuàng)用激光治療難治性潰瘍,療效顯著。
不過,這些“威水史”其實也折射出當時有限的醫(yī)療水平。聶玉強告訴記者,那時候胃潰瘍缺少有效藥物治療,最后都得通過手術“收場”。“那時的外科醫(yī)生,胃潰瘍手術一臺接一臺,一天的量就頂現在一個月”。
與此同時,市一醫(yī)院的消化內科和普外科技術也迎來了一輪大發(fā)展,姚碧澄院長引入廣東省第一條“硬管能屈式胃鏡”,率先在國內開展經皮肝穿刺膽道造影術,潘百思主任編著的《胃鏡檢查法》,促進了該技術在國內的開展。普通外科在華南地區(qū)率先開展胃大部分切除、胃腸穿孔修補術、直腸癌切除術等手術,使市一醫(yī)院名震一時,不少東南亞患者也慕名而來。
改革開放
結直腸癌發(fā)病率10年上升了50%,已經超過肺癌,成為廣州第二大癌,廣州平均每天有7.5人確診。
如今:富貴病、時代病輪番登場
聶玉強說,如今因為胃潰瘍導致胃出血的病例少多了,這主要歸功于找到了胃潰瘍致病的主要原因。
隨著經濟發(fā)展和人口老齡化等社會變遷,與“窮”和“臟”有關的消化道傳染病也逐漸絕跡,但“富貴病”和“時代病”卻不斷抬頭,近年來更是走向高峰。例如與高脂肪高蛋白飲食、肥胖有關的胃食管反流、脂肪肝和結直腸癌,發(fā)病率不斷攀升。其中,結直腸癌發(fā)病率10年上升了50%,已經超過肺癌,成為廣州第二大癌,廣州平均每天有7.5人確診。
另外,現代生活節(jié)奏和工作壓力所造成的精神緊張,也使功能性胃腸病成為廣州的多發(fā)病。市一醫(yī)院對廣州地區(qū)15歲~79歲健康人群進行問卷調查發(fā)現,近兩成的廣州人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一成人有功能性便秘,8.3%的人有腸易激綜合征,“有的患者,平時沒事,一到考試、緊張時就要鬧肚子。”
有意思的是,“不衛(wèi)生”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少了,“太干凈”導致的病卻又找上門來。數據顯示,我國1991年~2000年間的炎癥性腸病病例數,是10年前的3.8倍,聶玉強介紹,醫(yī)學界認為炎癥性腸病可能與過度清潔衛(wèi)生、免疫系統缺乏“充分鍛煉”有關。
廣州消化疾病中心今日掛牌
開啟一站式消化道疾病診療
記者了解到,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將整合兩大傳統優(yōu)勢學科——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消化內科和省級臨床重點??破胀ㄍ饪?,打造廣州消化疾病中心。中心首期投入5000萬元,未來3~5年將投入1.5億~2億元。
市一醫(yī)院長、廣州消化疾病中心主任曹杰介紹,該中心的臨床診治中心設有胃腸內科、肝膽胰內科、胃腸外科、肝膽胰脾外科、中醫(yī)消化科、腫瘤及介入科共6個科室,目前已有5個病區(qū)221張床位、20名教授及主任醫(yī)師。另外還下設消化內鏡中心、消化輔助科室、消化疾病研究所和消化病雜志等,“輔助科室也是專做消化系統的超聲、影像、病理,對消化科疾病診斷更有經驗、更加準確”。
曹杰透露,該中心計劃在3~5年內達到11個病區(qū)440張床位,將把目前東風路上的原護理學院改造成整棟消化中心大樓,為患者提供多學科、一站式綜合治療,“患者在內科確診了,可以直接轉到內鏡中心做檢查,或者轉到外科做手術”,破解了患者首診不知道該掛哪科的難題,同時省卻了他們在不同科室間奔波的時間。
清熱利濕,補脾養(yǎng)血,益氣解郁。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脂肪肝,中毒性肝炎等。
健客價: ¥45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用于熱毒瘀血壅滯腸胃而致的胃癌,食道癌、賁門癌、直腸癌等消化道腫瘤。
健客價: ¥103本品用于治療乳腺癌、胃癌、結腸直腸癌、鼻咽癌、宮頸癌。
健客價: ¥107.5用于治療乳腺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鼻咽癌。
健客價: ¥137主要用于消化道癌(食道癌、胃癌、結直腸癌),乳腺癌亦有效。
健客價: ¥55用于治療乳腺癌、胃癌、結腸直腸癌、鼻咽癌。
健客價: ¥189適用于不能手術的晚期或者轉移性胃癌的一線治療,適用于結腸癌輔助化療,適用于結腸直腸癌的化療、乳腺癌單藥化療或者聯合化療,詳見包裝內部說明書。
健客價: ¥410主要治療消化道腫瘤,對胃癌、結腸癌、直腸癌有一定療效。也可用于治療乳腺癌、支氣管肺癌和肝癌等。還可用于膀胱癌、前列腺癌、腎癌等。
健客價: ¥28破血消瘀,攻毒蝕瘡。用于原發(fā)性肝癌,肺癌,直腸癌,惡性淋巴瘤,婦科惡性腫瘤等。
健客價: ¥115破血消瘀,攻毒蝕瘡。用于原發(fā)性肝癌,肺癌,直腸癌,惡性淋巴瘤,婦科惡性腫瘤等。
健客價: ¥108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用于熱毒瘀血壅滯腸胃而致的胃癌、食道癌、賁門癌、直腸癌等消化道腫瘤。
健客價: ¥66破血消瘦,攻毒蝕瘡。用于原發(fā)性肝癌、肺癌、直腸癌、惡性淋巴瘤、婦科惡性腫瘤等。
健客價: ¥35破血消瘦,攻毒蝕瘡。用于原發(fā)性肝癌、肺癌、直腸癌、惡性淋巴瘤、婦科惡性腫瘤等。
健客價: ¥65破血消瘀,攻毒蝕瘡。用于原發(fā)性肝癌、肺癌、直腸癌、惡性淋巴瘤、婦科惡性腫瘤等。
健客價: ¥130破血消瘦,攻毒蝕瘡。用于原發(fā)性肝癌、肺癌、直腸癌、惡性淋巴瘤、婦科惡性腫瘤等。
健客價: ¥105破血消瘀,攻毒蝕瘡。用于原發(fā)性肝癌,肺癌,直腸癌,惡性淋巴瘤,婦科惡性腫瘤等。
健客價: ¥78聯合多西紫杉醇治療包括蒽環(huán)類抗生素化療失敗的轉移性乳腺癌;單藥一線治療轉移性直腸癌。
健客價: ¥278止瀉作用
健客價: ¥18結腸癌輔助化療:卡培他濱適用于 Dukes’ C 期、原發(fā)腫瘤根治術后、適于接受氟嘧啶類藥物單獨治療的結腸癌患者的單藥輔助治療。其治療的無病生存期(DFS)不亞于 5-氟尿嘧啶和甲酰四氫葉酸聯合方案(5-FU/LV) 。卡培他濱單藥或與其他藥物聯合化療均不能延長總生存期(OS),但已有試驗數據表明在聯合化療方案中卡培他濱可較 5-FU/LV 改善無病生存 期。醫(yī)師在開具處方使用卡培他濱單藥對 D
健客價: ¥279溫中固腸,健脾止瀉。用于小兒久瀉不止,面色白,食欲不振,體倦乏力。
健客價: ¥9.5羔羊胃提取物維B12顆粒:用于慢性胃炎所致的上腹部不適、脹滿、食欲不振等。也可用于嬰兒吐奶和消化不良性腹瀉。 蒙脫石散: 1.成年人及兒童急、慢性腹瀉。 2.用于食道、胃、十二指腸疾病引起的相關疼痛癥狀的輔助治療,但本品不作解痙劑使用。
健客價: ¥186扶正固本,活血消癥。適用于正氣虛弱,瘀血阻滯,原發(fā)性肝癌不宜手術和化療者輔助治療用藥,有改善肝區(qū)疼痛、腹脹、乏力等癥狀的作用。在標準的化學藥品抗癌治療的基礎上,可用于肺癌、胃腸癌、乳腺癌所致的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脘腹疼痛或脹悶、納谷少馨、大便干結或溏泄、或氣促、咳嗽、多痰、面色晄白、胸脅不適等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健客價: ¥140補氣健脾,和胃生津。用于小兒腹瀉嘔吐,口渴,消化不良,消瘦倦怠。
健客價: ¥16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片:改善腸內菌群失調引起的各種癥狀。包括:腹瀉、便秘、腹瀉便秘交替癥及腸炎。 復方谷氨酰胺腸溶膠囊:用于各種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腸道疾病和腸道功能紊亂,如腸易激綜合征、非感染性腹瀉、腫瘤治療引起的腸道功能紊亂和放化療性腸炎;亦可促進創(chuàng)傷或術后腸道功能的恢復。
健客價: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