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體內新陳代謝的中心站。據(jù)估計,在肝臟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有500種以上。肝臟的主要功能是進行糖的分解、貯存糖原;參與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激素的代謝;解毒;分泌膽汁;吞噬、防御機能;制造凝血因子;調節(jié)血容量及水電解質平衡;產(chǎn)生熱量等。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肝臟的防御功能,現(xiàn)在我們了解一下肝臟的再生功能。
調節(jié)血液循環(huán)量:正常時肝內靜脈竇可以貯存一定量的血液,在機體失血時,從肝內靜脈竇排出較多的血液,以補償周圍循環(huán)血量的不足。
制造凝血因子:肝臟是人體內多種凝血因子的主要場所,人體內12種凝血因子,其中4種都是在肝內合成的。肝病時可引起凝血因子缺乏造成凝血時間延長及發(fā)生出血傾向。
肝臟的再生能力:成人肝臟重達1500克左右,是腹腔中最大的器官,而且1分鐘流經(jīng)肝臟的血液量亦高達1000毫升以上。肝臟即使被割掉一半,或者受到嚴重傷害,殘留的正常肝細胞仍能照常從事其工作。
若肝臟內長了大小不等的多個瘤塊,或癌腫已使肝臟變形,但只要這些占位性病變不壓迫匯管區(qū),只要尚存300克以上的健康肝組織,患者飲食方面仍無明顯癥狀。
根據(jù)上述理論,手術切除肝癌的患者至今生存10年以上者已不乏其人,個別肝癌切除患者已健在20年。動物試驗證明,當肝臟被切除70-80%后,并不顯示出明顯的生理紊亂。而且殘余的肝臟可在3周內至8周內長至原有大小。這說明,肝臟具有再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