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推送里阿花的故事和那首金玟岐的《新娘阿花》扎了很多人的心。
有位快結(jié)婚的女生朋友說很有代入感。
她說有時候放不下還會偷偷去看那個人的微博,他們都未取消關(guān)注,但是有時候又覺得現(xiàn)在的生活很好。他們當年愛的最炙人的時候,都像個瘋子一樣試圖將彼此一個人占有,在手機和各種通訊軟件里窺視。
這大概是許多愛情里,我們明知不對卻都曾做過的舉動。
而她與現(xiàn)在的先生,手機隨意放,彼此都不想去看。
我用前段時間網(wǎng)上很火的一句話問她:姑娘,那你算嫁給了愛情嗎?
她答曰不知道,只是這樣很放松,大概就是最好的狀態(tài)了。
每每讀到關(guān)于愛情的雞湯,或是親手煮一鍋去慰藉還單身的朋友,都像是違心的撒了一個彌天大謊。
其實至今我都認同一個愛情一元論,就是:愛情只有一次。
你錯過了那一次,后面的所謂愛情,不過是在那一次里徒勞地捕風捉影。
而作為男人,我又不免內(nèi)心齷齪的接受愛情二元論,就是張愛玲口中的紅玫瑰與白玫瑰。
“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那即便我娶了愛情,也不是娶了最好的愛情。
還是難逃那句“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愛情是偶然的,婚姻也是偶然。
愛情和婚姻相乘,不等于必然。
這些年我眼中的關(guān)于婚姻的動人。
不是甜膩的我愛你,不是終日怒放的鮮花,更不是生吞活剝的占有。
而是清晨在餛飩攤吃早餐的老夫妻,他們沒有牽著手沒有對視,只是你喝清湯我吃辣油,最后老頭在前快步走,老太在后面慢步走。
而是母親偶爾為父親煮的一鍋銀耳羹,他吃完后不說謝謝你也不夸贊說很好吃,只是躺倒在床上就睡著了,爾后背靠背靜靜的過去一夜。
而是每年清明時節(jié)異常沉默的老外婆,外公的墓地離舅舅家一里半的路,她二十來年沒去過一次,只是囑托我們早去早回,她既不哭也不笑。
愛情那幾年。
婚姻,好些年呢。
你聽,李志又在那里唱:愛情不過是生活的屁,折磨著我也折磨著你。
不管愛情究竟是不是屁。
不管這個屁是活色生香,還是枯燥無味。
只是愛情這個詞總歸是有些道貌岸然與高不可攀。
所以無論嫁給愛情,還是娶了愛情,又或者什么都沒落。
只不過是余生又開了一個新頭。
爾后你們。
只不過不再一個人,吃飯,睡覺,淋雨。
多年后還是一個人,黃昏,墳頭,未亡人。
請放過愛情這個屁,擇一人終老。
劈了愛情的柴,煮一世小米粥,最后一口溫熱,你替我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