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已經(jīng)長牙 夜里喂奶易得蛀牙嗎?
母乳中的糖分是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會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但是幸運的是,我們的乳糖酶是存在于小腸中的,所以正常情況下乳糖是不會在寶寶口腔中分解后再去腐蝕牙齒的。
蛀牙從牙齒發(fā)黑,到出現(xiàn)牙洞,小牙洞會發(fā)展成大牙洞;牙齒由缺損一小塊開始,一點點脫落……,如若不能及時制止牙齒的這些病變、脫落,失去的不僅是一顆牙,更是整個牙齒健康的損失。
我身邊也聽到不少朋友的孩子在齲齒極嚴重的情況下,沒有給孩子治療,嚴重影響恒牙的發(fā)展,換牙后也一樣慘不忍睹。所以如果已經(jīng)在4,5歲就很嚴重了,一定要積極治療,只要挑選好醫(yī)生,全麻手術是非常安全的方式。兒童要在12歲左右全部換完牙,嚴重齲齒是絕對堅持不了那么久的。
母乳中的糖分是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會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但是幸運的是,我們的乳糖酶是存在于小腸中的,所以正常情況下乳糖是不會在寶寶口腔中分解后再去腐蝕牙齒的。
其實,吃東西時經(jīng)常塞牙也可能是發(fā)生齲齒的信號。這是因為牙齒鄰接面如果有齲壞,就會變得不光滑,吃東西時就很容易塞牙。因此出現(xiàn)這種情況,應盡快去口腔門診把齲壞的部位充填起來。
兒童齲齒的發(fā)生,和喜愛吃糖類食品有關,由于常食用過量蔗糖,結果糖分積留在口腔中,在細菌的發(fā)酵作用下,產(chǎn)生酸類,牙齒表面釉質受酸的侵蝕而脫落形成空洞,這就是大部分齲齒形成的原因。
最近,世衛(wèi)在新制定的《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指南》中建議,在整個生命歷程中應減少游離糖的攝入量。成人和兒童游離糖攝入量應減至攝入總能量的10%以內。如能進一步將其降至低于攝入總能量的5%,會對健康帶來更多好處。
家長都知道,補鈣對寶寶非常重要。嬰兒正處于骨骼和牙齒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時期,需要大量的鈣。不過,很多家長卻有疑問:為什么一些鈣片是甜的,寶寶吃了后會不會導致齲齒?
兒童比起成人更容易患齲齒,這是由兒童的行為習慣和牙齒特點決定的。首先,從行為來說兒童更喜歡吃甜食、零食,嬰幼兒攝入的奶類也更多,而零食中的糖類和含有乳糖的奶制品都會引起齲齒。
首先,齲病是一種多因素引起的細菌性感染性疾病,齲病的發(fā)生不僅與進食含糖食品有關,而且與宿主自身狀況、口腔內致齲細菌及一定的時間有關,四者相互關聯(lián)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