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學校開設了幾個心理咨詢站,并且開始進行心理狀況抽查。而我因為患上抑郁癥,每周接受心理咨詢(我的咨詢師在校外)。不少存在抑郁情緒或疑似患上抑郁癥的同學,在了解到我的情況后會詢問我,心理咨詢到底有沒有用?
他們的擔心倒是在我的意料之中,但隨著自己不斷的寫文章,我發(fā)現(xiàn)身邊不少人對于心理咨詢都是抱著懷疑乃至完全不信任的態(tài)度。我覺得有必要好好研究下這個問題。下面就是我研究出來的一些觀點和我個人的一些體驗,希望這篇文章能為那些身處黑暗的人們帶來一絲光明。
首先,給大家普及一下,心理咨詢的主要對象是哪些人?
心理咨詢的主要對象可分為三大類:一是精神正常,但是遇到了與心理有關的現(xiàn)實問題并請求幫助的人群。二是精神正常,但是心理健康水平較低,產生心理障礙導致無法正常學習、工作、生活并請求幫助的人群。三是特殊對象,即臨床治愈或潛伏期的精神障礙患者。
心理咨詢的對象包括精神不正常的人(即精神障礙患者)嗎?不包括??墒?,為什么治療精神障礙的院所也會有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科呢?因為精神障礙患者,經過臨床治愈后,心理活動已經基本恢復了正常,他們已經基本轉為心理正常的人,這時,我們不再認定他是精神障礙患者。所以,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心理咨詢和治療才具備介入和干預的條件。
——《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
很多人對心理咨詢存在誤解,以為心理咨詢是針對精神障礙患者(如精神分裂、雙相情感障礙、重度抑郁癥等)。實際上,心理咨詢的對象并非這部分人。心理咨詢當中,一旦遇到精神障礙患者,需要轉給精神科。抑郁癥作為精神障礙的一種,程度較重的患者,首先要尋求精神科的治療,經臨床治療后,再尋求心理咨詢;程度較輕的患者才可以直接嘗試心理咨詢。
有些抑郁患者覺得,心理咨詢對自己沒有幫助,部分原因就在于,ta的抑郁程度較重,已經超出心理咨詢的范圍。
>>>>職業(yè)制度和歷史層面的原因
中國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起步于民國時期,那個時候主要研究的是社會心理學,心理咨詢還沒有發(fā)展起來。而新中國成立直到改革開放這段時間,中國人一直徘徊在溫飽的邊界,學術界則長期陷于殘酷的政治斗爭中,心理咨詢行業(yè)的發(fā)展更加無從談起。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經濟得到了飛躍式的發(fā)展,大量西方觀點和文化流入中國,我國的心理咨詢行業(yè)也是從這時候剛剛起步。但是,由于沒有相應的行業(yè)標準與規(guī)范,整個市場充斥著大量拿著假留學文憑的江湖騙子。真正的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yè)資格考試,直到2001年才正式實行。過去長達20年的時間里,這個行業(yè)早就被玩臭了。
另外,雖說確立了規(guī)范和考試制度,卻并不代表行業(yè)就此規(guī)范了,很快又出現(xiàn)了兩個大問題。
第一個就是行業(yè)門檻,最開始的心理咨詢師只需要高中學歷就可以考,而且無論是心理學專業(yè)還是非心理學專業(yè)都是從三級起步,考二級則需要三年的實習時間。由于市場不規(guī)范,出現(xiàn)了大量用一兩個月啃書刷題刷上去,而沒有經過任何專業(yè)培訓的考手,實踐能力嚴重欠缺。而大洋彼岸的美國,他們的心理咨詢師入門門檻則是心理學專業(yè)碩士學位。(據(jù)說,明年開始國家心理咨詢師考試最低文憑改為大專,且非心理學專業(yè)的人只能從四級開始考)。
第二個問題則是分配,美國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每個咨詢師會分配到社區(qū)、學校實習,達到一定年數(shù)才可以自立門戶。而中國不僅社區(qū)和學校的咨詢師分配不到位(即使分配了大多時候也是坐著沒事干),連專業(yè)的心理咨詢機構都沒能成型。(買東西知道去京東淘寶,你知道找靠譜的心理咨詢該去哪兒嗎?)
以上問題造成了這個行業(yè)的從業(yè)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也直接造成了公眾對心理咨詢的不信任,這點我會在下一節(jié)繼續(xù)補充。
>>>>群眾意識方面
我在接受心理咨詢后,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浪費錢”,甚至有人說我是矯情,沒事找事。
我們上一輩人都是在溫飽問題尚未解決的時代成長起來的,他們對于困難和心理問題的理解也大都停留在忍忍則過,沒什么大不了的。哪怕時代變了,他們仍然會把這種觀點帶給下一代。(有篇文章名為《父母皆是禍害》,就詳細闡述了中國存在的這種斷代現(xiàn)象。)
此外,由于改革開放以后社會飛速發(fā)展,社會壓力日繼增長,卻又缺乏有效的引導,我們這一代人的心理或多或少都有些畸形了。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極度強烈的自卑和自責,普遍認同脆弱就是不對,就是矯情,應該什么事情都咬咬牙就挺過去了。
周圍人全都是這種觀念,心理咨詢就變成了一種矯情、病態(tài),這會給接受咨詢的人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
還有就是心理知識普及方面,在這方面我們國家做的甚至不如非洲,這里我就不贅述了。
>>>>對于心理咨詢的認識方面
很多人說我在接受心理咨詢后狀態(tài)反而越來越差了,他們多次勸我不要做了,覺得沒用,說我是在禍害自己。
實際上我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我在面對自己的內心。
精神分析療法是把人潛意識里的傷痛全部挖出來,挖到意識層面任其自然消亡,在這種情況下人會承受極大的精神痛苦。
接受心理咨詢絕對不是件輕松的事,它可能是極其痛苦的,這點,我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不知道。
同時心理咨詢也不是一次兩次就能結束的,療程最短的認知療法需要兩個星期,而精神分析則最少需要兩個月,長的可能需要半年。
我在接受心理咨詢的過程中還遇到了一個現(xiàn)象,就是身邊所有人都在告訴我不要全信咨詢師說的話,然后再用他們自己的一套理論開導我。
在《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三級技能)》里有專門的一個章節(jié),介紹咨詢師要如何與來訪者建立信任關系。
只有建立關系后,才能真正的去解決問題。
而大部分去接受咨詢的人,以及他們身邊的人,都在有意無意地破壞這種關系。
這實在是一種悲哀。
>>>>后序
得了抑郁癥后,我每天過得生不如死,身邊人的關心也成了一種傷害,慢慢的我開始封閉自我,逃避社交。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像我那段時期一樣,依然徘徊在痛苦之中,期盼著哪天自己突然可以想開。
同時我越發(fā)痛恨國人對于抑郁癥的無知,和對于抑郁癥不理解,希望我這篇文章能有更多的人看到。
最后對于那些仍然徘徊于黑暗中的人說一句,不要扛著,也不要責備自己,勇敢地求助吧!無論是尋求精神科的治療,還是尋求心理咨詢,當你邁出這一步,你終將感謝自己的選擇!
鉆石卡可享受的服務: 1.女性頻道購買藥品9折優(yōu)惠; 2.女性頻道購買樸醫(yī)生品牌藥品8.5折優(yōu)惠; 3.享受婦科專家一年四次一對一問診跟蹤服務; 4.享受線下樸醫(yī)生女性服務中心婦科檢測兩次(目前僅限廣東地區(qū)); 5.享受線下樸醫(yī)生女性服務中心治療費8折優(yōu)惠; 6.每一年享受一次線上心理咨詢輔導一次。
健客價: ¥1980抑郁發(fā)作、強迫癥、神經性貪食癥,可作為心理治療的補充用于減少貪食和導瀉行為。
健客價: ¥216抑郁發(fā)作,強迫癥,精神性貪食癥,可作為心理治療的補充,用于減少貪食和導瀉行為。
健客價: ¥24本品用于治療衰老期心理行為障礙(如警覺性和記憶力喪失、頭暈、耳鳴時間與空間定向力障礙、失眠。也可用于急性腦血管病及腦外傷綜合征。 眼科方面:可用于治療缺血性視網膜疾病。耳、鼻、喉科治療方面,可用于治療耳蝸前庭疾病。
健客價: ¥65養(yǎng)心滋腎,健腦安神。用于心腎不足.用腦過度引起的失眠健忘,虛煩多夢,心悸不安.目暗耳鳴.精神疲倦。思維反應緩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心理緊張、情緒波動大、白天瞌睡、夜晚失眠、四肢乏力等癥狀。
健客價: ¥65本品用于治療衰老期心理行為障礙(如警覺性和記憶力喪失、頭暈、耳鳴時間與空間定向力障礙、失眠)。也可用于急性腦血管病及腦外傷綜合征。 眼科方面:可用于治療缺血性視網膜疾病。耳、鼻、喉科治療方面,可用于治療耳蝸前庭疾病。
健客價: ¥66鹽酸帕羅西汀片,適應癥為治療各種類型的抑郁癥,包括伴有焦慮的抑郁癥及反應性抑郁癥。常見的抑郁癥狀:乏力、睡眠障礙、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和愉悅感、食欲減退。 治療強迫性神經癥。常見的強迫癥狀:感受反復和持續(xù)的可引起明顯焦慮的思想、沖動或想象、從而導致重復的行為或心理活動。 治療伴有或不伴有廣場恐怖的驚恐障礙。常見的驚恐發(fā)作癥狀:心悸、出汗、氣短、胸痛、惡心、麻刺感和瀕死感。 治療社交恐怖癥/
健客價: ¥50治療各種類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慮的抑郁癥反應性抑郁癥。常見的抑郁癥狀:乏力,睡眠障礙,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和愉悅感,食欲減退。治療強迫性神經癥。常見的強迫癥:感受反復和持續(xù)的可引起明顯焦慮的思想、沖動或想象,從而導致重復的行為或心理活動。治療伴有或不伴有廣場恐怖的驚恐障礙。常見的驚恐發(fā)作癥狀:心悸,出汗,氣短,胸痛,惡心,麻刺感和瀕死感。治療社交恐怖癥社交焦慮癥常見的社交焦慮的癥狀:心悸,出汗,氣短
健客價: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