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凸是一類嚴重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疾病。怎么樣科學地認識脊柱側凸這個疾病并正確處理,這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今天就帶大家全面的了解脊柱側凸。
定義
脊柱側凸指脊柱出現(xiàn)側方凸起、彎曲畸形(醫(yī)學術語是:冠狀面畸形),最常出現(xiàn)在青春期前生長發(fā)育突然加速的過程中。
大多數(shù)情況下,脊柱側凸是較隱蔽的,但有些孩子的脊柱畸形隨著發(fā)育會變得非常嚴重。嚴重的脊柱側凸可以非常危險,會減少胸腔空間,使得肺部難以正常工作,從而影響患者的呼吸功能甚至心臟功能。
因此,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有輕微脊柱側凸,必須進行嚴密的隨訪檢查,通常使用X線檢查,以查看脊柱側凸是否越來越嚴重。在許多情況下,輕度的脊柱側凸不需要治療。而有些孩子則需要佩戴支具阻止側凸進一步惡化,有些人可能需要手術治療進行矯正嚴重的脊柱側凸。
病因
雖然對脊柱側凸的認識越來越深,但大多數(shù)脊柱側凸的病因是不明的,醫(yī)學家們把這部分脊柱側凸命名為特發(fā)性脊柱側凸。
其他導致脊柱側凸的原因還有:
(1)先天性脊柱側凸:是由于脊柱在胚胎時期出現(xiàn)脊椎發(fā)育異常,造成脊柱兩側生長不對稱,從而引起脊柱側凸。
(2)神經肌肉性原因:肌肉力量不均衡導致的脊柱側凸,常見的原因有小兒麻痹后遺癥、腦癱、脊髓空洞癥、進行性肌萎縮癥等。
(3)神經纖維瘤病可以合并脊柱側凸,感染、外傷也可以導致脊柱側凸。
癥狀
脊柱側彎的癥狀和體征常包括
1、雙肩不等高
2、脊柱彎曲及旋轉
3、一側肩胛骨突出
4、腰部不平
5、雙髖不等高
如果脊柱側凸度數(shù)變得更嚴重,除了脊柱的側方彎曲,脊椎也會旋轉或扭曲。這會導致雙側肋骨不對稱生長,從而導致胸廓畸形。嚴重的脊柱側凸可引起背部疼痛和呼吸困難。
并發(fā)癥
輕度的脊柱側凸除了對外形的影響,并沒有太多并發(fā)癥,而中度到重度的脊柱側凸可能會引起一系列并發(fā)癥,包括:
1、心肺功能受損。嚴重的脊柱側凸導致的胸廓畸形,導致心肺受到嚴重壓迫,使得心肺的生長發(fā)育受到限制和心肺功能不全,具體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和全身性缺血缺氧。
2、由于脊柱側凸不斷進展,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外觀變化(包括不平整的肩膀,肋骨突出,髖部不對稱和腰部和軀干向一側偏移)。
3、既往有脊柱側凸的中老年人更容易患有慢性背痛、腰腿痛等神經癥狀。
4、脊柱側凸往往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影響兒童的正常心理發(fā)育。
檢查和診斷
首先需要詳細詢問病史和近期的成長狀況。在體檢時,醫(yī)生可以讓孩子站立,然后向前彎腰,雙臂自然下垂,觀察背部一側比另一側是否更為突出。
醫(yī)生還要進行神經學檢查,包括:
1、肌肉力量
2、皮膚感覺
3、是否有異常肌腱反射或病理反射
影像學檢查
普通的X線可以確認脊柱側凸的診斷,并顯示脊柱側凸的嚴重性。如果醫(yī)生懷疑其它情況(如腫瘤、脊髓神經異常)造成脊柱側凸,可能還會建議增加其他影像學檢查,如:CT、MRI(核磁共振)。
治療決策
雖然目前脊柱外科界已擬定了脊柱側凸的治療指南,如何治療需要醫(yī)生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而定。每個脊柱側彎的患者都應該具體分析,采取個體化的治療措施。
醫(yī)生在選擇治療方案時,要考慮的因素包括:
1、性別:女性脊柱側凸進展的風險要高于男性。
2、側凸的嚴重程度:隨著時間的推移,初診時側凸度數(shù)越大越容易進展。
3、曲線類型:雙曲線,也稱為S形的曲線,往往會比C形曲線更容易惡化。
3、曲線的位置:位于脊柱的中心(胸)部位的側凸畸形往往比脊柱上、下部位的畸形更容易惡化。
4、發(fā)育成熟度:如果孩子的骨骼已經停止生長,畸形進展的風險也會降低。
保守治療
多數(shù)患兒脊柱側凸只是表現(xiàn)為輕微的脊柱彎曲,并不需要用支具或手術治療。有輕微脊柱側凸的孩子需要每四到六個月體檢一次,觀察他們的側凸曲度是否變化。觀察,也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治療。
支具治療是保守治療中最為可靠的方法。一般20度以內的特發(fā)性脊柱側凸,可先不予治療,進行嚴密觀察,如果每年加重超過5度,則應進行支具治療。首診30度~40度的青少年特發(fā)性脊柱側彎,應立即進行支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