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九九热国产,毛片aaa

您的位置:健客網 > 骨科頻道 > 骨科疾病 > 骨折 > 好文精讀 關于四肢骨折分型大全

好文精讀 關于四肢骨折分型大全

摘要:不波及跟距關節(jié)面骨折:跟骨結節(jié)縱形骨折、跟骨結節(jié)橫形骨折(鳥嘴型骨折);載距突骨折、跟骨前端骨折、靠近跟距關節(jié)的骨折(跟骨垂直骨折)。

上肢骨折

鎖骨遠端骨折

鎖骨中段骨折

肩鎖關節(jié)脫位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干骨折

肱骨遠端骨折

肱骨小頭骨折

尺骨鷹嘴骨折

尺骨冠狀突骨折

橈骨遠端骨折

孟氏骨折

蓋氏骨折

鎖骨遠端骨折

Neer分型

TypeⅠ:骨折發(fā)生在喙鎖韌帶遠端,導致微小的骨折移位,肩鎖關節(jié)保持完整;

TypeⅡA:骨折發(fā)生在錐形韌帶內側;

TypeⅡB:骨折發(fā)生在喙鎖韌帶中間,錐形韌帶斷裂;

TypeⅢ:骨折發(fā)生在喙鎖韌帶遠端,累及肩鎖關節(jié);

TypeⅣ:骨折發(fā)生在未成年人,干骺端和骺線分離;

TypeⅤ:小的下方的鎖骨骨折塊連接著喙鎖韌帶。

最常用的是Ⅰ---Ⅲ型。

Robinson分型

TypeA:皮質不連型骨折:1、關節(jié)外;2、關節(jié)內;

TypeB:移位型骨折:1、關節(jié)外;2、關節(jié)內。

鎖骨中段骨折

Craig分型

Ⅰ型:很小移位;

Ⅱ型:有移位;

Ⅲ型:關節(jié)內骨折;

Ⅳ型:骨骺分離;

Ⅴ型:粉碎性骨折

肩鎖關節(jié)脫位

Allman分類法

Ⅰ度:肩鎖關節(jié)扭傷,沒有明顯脫位;

Ⅱ度:肩鎖關節(jié)部分脫位;

Ⅲ度:肩鎖關節(jié)完全性脫位。

肱骨近端骨折

Neer分類(四部分類)

第1部分:肱骨頭關節(jié)面,輕度移位骨折。

第2部分:包括肱骨大結節(jié)及其附著的肌肉和肌腱(岡上肌、岡下肌、小圓?。?。

第3部分:包括小結節(jié)和其附著的肩胛下肌。

第4部分:包括結節(jié)下或肱骨外科頸部的肱骨干。

肱骨干骨折

AO/ASIS分型

A型為簡單骨折,僅有1條骨折線,其下再分3組,其中A1型為螺旋型骨折,A2型為斜形骨折,A3為橫形骨折。

B型為楔形骨折,有3個以上的骨折塊,復位后主要骨塊之間有接觸。

C型為復雜骨折,有3個以上的骨折塊,復位后主要骨塊之間沒有接觸。

肱骨遠端骨折

AO分類

A關節(jié)外骨折:

A1骨突撕脫:a外上髁;b內上髁,無箝卡型;c內上髁,箝卡型;

A2單純干骺部骨折:a斜行向內向下型;b斜行向外向下型;c橫行;

A3干骺部多塊骨折:a楔形骨塊相連;b粉碎的楔形骨塊;c復合型;

B部分關節(jié)骨折:

B1外側矢狀位:a肱骨小頭;b單純經滑車型;c經滑車多塊骨片型;

B2內側矢狀位:a單純經滑車型,經過內測;b單純經滑車型,經滑車溝;c經滑車多塊骨片型;

B3冠狀位:a小頭;b滑車;c小頭加滑車

C全關節(jié)型骨折:

C1單純關節(jié)類,單純干骺部型:a輕度移位型;b重度移位型;c骨骺部T型骨折;

C2單純關節(jié)類,骨骺部多塊骨片型:a橫行骨片相連;b多塊橫行骨片型;c復合型;

C3多塊骨片型:a單純干骺部型;b干骺部橫行骨塊;c干骺部復合型

肱骨小頭骨折

Bryan-Morrey分類

I型:小頭完全骨折;

II型:小頭部分骨折;

III型:小頭粉碎骨折。

尺骨鷹嘴骨折

Schatzker分型

a型,橫形骨折,一般發(fā)生于半月形切跡的最深部,可為肱三頭肌突然收縮牽拉導致的尺骨鷹嘴撕脫骨折,或摔倒時鷹嘴直接著地所致。

b型,復雜的橫行骨折,是在橫行骨折的基礎上合并有關節(jié)面的粉碎或壓縮。

c型,斜形骨折,多由肘關節(jié)過伸引起,骨折從半月形切跡的冠狀突部向遠端延伸.

d型,粉碎性骨折,多由高暴力直接作用于肘部所致,除鷹嘴粉碎性骨折外,還可合并冠狀突骨折。

e型,尺骨鷹嘴遠端斜形骨折,骨折累及半月形切跡的冠狀突部延伸到尺骨干。

f型,橈骨頭骨折并肘關節(jié)脫位,同時還經常伴隨內副韌帶的斷裂傷,需重建鷹嘴、橈骨頭和內側副韌帶。

Colton分型

Ⅰ型:撕脫骨折

Ⅱ型:斜行骨折

Ⅲ型:橫行骨折Ⅳ型:斜行伴有粉碎骨折

Ⅴ型:粉碎性骨折Ⅵ型:骨折脫位

尺骨冠狀突骨折

Regan-Morrey分型

Ⅰ型:單純的冠狀突尖端撕脫;

Ⅱ型:簡單或粉碎性骨折,傷及冠狀突少于50%;

Ⅲ型:簡單或粉碎性骨折,傷及冠狀突的50%以上。

10

橈骨遠端骨折

Fernandez分型

AO分型

橈骨頭骨折

改良Mason分型

I型:小的或邊緣骨折,骨折無移位;

II型:邊緣骨折有分離移位;

III型:粉碎或明顯移位的骨折,包括明顯移位的橈骨頸骨折。

孟氏骨折

Bado分型

I型(前側型或伸展型):尺骨骨折向前成角,橈骨頭向前脫位;

II型(后側型或屈曲型):尺骨骨折向后成角,橈骨頭向后脫位;

III型(外側型或內收型):尺骨近干骺端骨折,橈骨頭向外脫位;

IV型(特殊型):橈骨頭向前脫位,尺橈骨近雙骨折。

10_副本.jpg

蓋氏骨折

Galeazzi骨折,Compbell稱之為“必須骨折”,按照骨折的穩(wěn)定程度及移位方向,臨床上可分為三類:

1、穩(wěn)定型:橈骨遠端青枝骨折合并尺骨小頭骨骺分離,均為兒童,此型損傷較輕,易于整復。

2、不穩(wěn)定型:橈骨下1/3骨折,骨折可為橫型、短斜形、斜形。短縮移位明顯,下尺橈關節(jié)脫位明顯。多為跌倒時手掌撐地致傷,前臂旋前位致傷時橈骨遠折段向背側移位,前臂旋后位致傷時橈骨遠折段向掌側移位,臨床上以掌側移位者多見。此型損傷較重,下尺橈關節(jié)掌背側韌帶、三角纖維軟骨盤多已斷裂,骨間膜亦有一定的損傷。

3、特殊型:尺橈骨干雙骨折伴下尺橈關節(jié)脫位。多為機器絞軋傷所致,損傷重,此時除下尺橈關節(jié)掌、背側韌帶,三角纖維軟骨盤多斷裂外,骨間膜多有嚴重損傷。

下肢骨折

股骨頸骨折

股骨轉子間骨折

股骨粗隆下骨折

股骨干骨折

股骨遠端骨折

髕骨骨折

脛骨平臺骨折

脛骨和腓骨干骨折

脛骨遠端骨折

踝關節(jié)骨折

距骨骨折

跟骨骨折

股骨頸骨折

股骨頸骨折的分型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按骨折部位分為:頭下型、經頸型和基底型

2、按骨折線的方向分型

外展型:Pauwels角<30度,股骨頭向外翻,外側骨皮質有嵌插,為穩(wěn)定型

中間型:30度<Pauwels角<50度,為不穩(wěn)定型

內收型:Pauwels角>50度,為極不穩(wěn)定型

3、按骨折移位程度的分型(Garden分型)

I型:不完全性骨折

II型:完全骨折,無移位

III型:有部分移位

IV型:完全移位

關于GardenIII型和GardenIV型,其主要區(qū)別是看髖臼骨小梁與股骨頭骨小梁有無移位。臨床上還有一個鑒別方法:GardenIII型股骨頭往往低頭,即內翻畸形;GardenIV型股骨頭完全移位,骨小梁力線與髖臼骨小梁重排,側位x片上可見IV型往往伴有較明顯的前后移位。

股骨轉子間骨折

1、AO/OTA分型

A1轉子間簡單骨折

A1.1沿轉子間線

A1.2經大轉子部

A1.3經小轉子下方

A2經轉子部多塊骨折

A2.1有一內側骨折塊

A2.2有數(shù)塊內側骨折塊

A2.3延伸至小轉子下超過1cm

A3轉子間骨折

A3.1反向簡單骨折

A3.2橫行簡單骨折

A3.3粉碎骨折

2、Jensen-Evans分型(由Jensen于1975年通過改良Evans分型而來)

基于大、小粗隆是否受累及骨折是否穩(wěn)定首先分為順粗隆間骨折和逆粗隆間骨折兩類,前者分為五型。

I型:兩骨折塊,骨折無移位

II型:兩骨折塊,骨折有移位,大小粗隆完整

III型:三骨折塊,有大粗隆骨折

Iv型:三骨折塊,有小粗隆骨折

V型:大、小粗隆同時骨折,為III型和IV型的合并

R型:逆轉子間骨折,骨折線自大轉子下外方斜向小轉子內上方

股骨粗隆下骨折

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分型以Seinsheimer分類較為常用,它按骨折塊數(shù)目、骨折線部位和形狀,將其分為五型:

I型:骨折無移位,或移位<2mm

II型:骨折移位為兩個骨折塊

IIA:橫行兩骨折塊

IIB:螺旋形兩骨折塊,小轉子與近骨折端相連

IIc:螺旋形兩骨折塊,小轉子與遠骨折端相連

III型:三骨折塊

IIIA:螺旋形骨折,小粗隆為第三塊骨折塊

IIIB:螺旋形骨折,外側蝶行骨片為第三塊骨折塊

IV型:粉碎性骨折,骨折塊4塊或以上

V型:粗隆下骨折伴有粗隆間骨折

I、II型及IIIB型屬于穩(wěn)定性骨折,復位后內側及后側骨皮質相接觸,固定后相對牢固。

IIIA、IV、及V型屬于不穩(wěn)定骨折,即使復位后也無法使骨折塊達到穩(wěn)定的接觸,抗壓應力落到內固定器上,容易造成骨折處畸形或內固定失敗。

股骨干骨折

根據(jù)骨折的形狀可分為:橫行骨折、斜行骨折、螺旋型骨折、粉碎性骨折、青枝骨折。

Winquist將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按其粉碎的程度分為四型:

I型:小蝶形骨片,對骨折穩(wěn)定性無影響。

II型:較大碎骨片,但骨折的遠、近端仍保持50%以上的皮質接觸。

III型;較大碎骨片,但骨折遠、近端少于50%的接觸。

IV型:節(jié)段性粉碎骨折,骨折的遠、近端無接觸。

股骨遠端骨折

Muller分型(即AO分型)

根據(jù)骨折部位及骨折程度分為三類九型:

A型骨折:關節(jié)外股骨髁上骨折

A1型:簡單骨折,包括①骨突骨折②干骺端斜形或螺旋形骨折③干骺端橫形骨折

A2型:干骺端楔形骨折,包括①完整楔形②外側骨塊③內側骨塊

A3型:干骺端復雜骨折,包括①單一中間劈裂骨折塊②不規(guī)則,局限于干骺端③不規(guī)則,延伸至骨干

B型骨折:部分關節(jié)內股骨髁部骨折

B1型:股骨外髁矢狀劈裂骨折,包括①簡單,穿經髁間窩②簡單,穿經負重面③多骨折塊

B2型:股骨內髁矢狀劈裂骨折,包括①簡單,穿經髁間窩②簡單,穿經負重面③多骨折塊

B3型:冠狀面骨折,包括①前及外片狀骨折②單髁后方骨折③雙髁后方骨折

C型:完全關節(jié)內髁間骨折,為髁間T型及Y型骨折

C1型:非粉碎性骨折,包括①T型及Y型,輕度移位②T型及Y型,顯著移位③T型骨骺骨折

C2型:股骨干粉碎骨折合并兩個主要的關節(jié)骨塊

C3型:關節(jié)內粉碎性骨折

髕骨骨折

A型:無移位骨折

B型:橫斷骨折

C型:上極或下極骨折

D型:粉碎性無移位骨折

E型:粉碎性移位骨折

F型:垂直骨折

H型:骨軟骨骨折

脛骨平臺骨折

Schatzker分型:

Ⅰ型—單純外側平臺劈裂骨折。典型的楔形非粉碎性骨折塊向外下劈裂移位,此型骨折常見于無骨質疏松的年輕患者。

Ⅱ型—外側平臺劈裂合并壓縮骨折。側方楔形骨塊劈裂分離,并有關節(jié)面向下壓縮陷入干骺端。此型骨折最常見于老年患者。

Ⅲ型—單純外側平臺中央壓縮性骨折。關節(jié)面被壓縮陷入平臺,外側皮質完整。其易發(fā)生于骨質疏松者。

Ⅳ型—內側髁骨折。此型骨折可以是單純的楔形劈裂或是粉碎和壓縮骨折,常累及脛骨棘。

Ⅴ型—雙髁骨折。兩側脛骨平臺劈裂。鑒別特征是干骺端和骨干仍保持連續(xù)性。

Ⅵ型—伴有干骺端和骨干分離的平臺骨折,除單髁或雙髁及關節(jié)面骨折外,還存在脛骨近端橫形或斜形骨折。

脛骨和腓骨干骨折

A型骨折:簡單骨折(A1螺旋型,A2斜行,A3橫斷)

B型骨折:楔形骨折(B1旋轉楔形,B2彎曲楔形,B3碎片性楔形)

C型骨折:復雜骨折(C1螺旋型,C2多段,C3不規(guī)則)

脛骨遠端骨折

Pilon骨折分類(累及脛距關節(jié)面的脛骨遠端骨折)

Ruedi-Allgower分型

I型,簡單劈裂骨折,關節(jié)面沒有移位或輕度移位;

II型,關節(jié)面移位明顯但粉碎程度較小;

III型,關節(jié)面明顯移位與嚴重粉碎。

踝關節(jié)骨折

Lauge-hanson分型:根據(jù)損傷機制分型

旋后-內收型

旋后-外旋型

旋前-外展型

旋前-外旋型

距骨骨折

距骨后突骨折

距骨頸骨折

距骨頭骨折

距骨體骨折

距骨頸骨折的分類目前常用Hawkin分型:

Ⅰ型:距骨頸無移位骨折,文獻報道骨折壞死率為0%~13%;

Ⅱ型:最常見,距骨頸移位骨折,骨折壞死率為20%~50%;

Ⅲ型:距骨頸移位骨折,伴有距下關節(jié)及脛距關節(jié)半脫位或全脫位,骨折壞死率可達80%~100%;

Ⅳ型:距骨頸移位骨折,合并脛距、距下及距舟關節(jié)的半脫位或全脫位,骨折壞死發(fā)生率幾乎100%。

Sneppen將距骨體骨折分為五型:

Ⅰ型:距骨滑車關節(jié)面的經軟骨骨折;

Ⅱ型:距骨體冠狀面、矢狀面或水平面的骨折,距骨體無脫位者壞死率在25%左右,合并脫位則可高達50%;

Ⅲ型:距骨后突骨折,占距骨體骨折的20%;

Ⅳ型:距骨體外側突骨折,占距骨體骨折的24%;

Ⅴ型:即距骨體壓縮、粉碎性骨折,粉碎較重者缺血性壞死及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發(fā)生率很高。

跟骨骨折

根據(jù)骨折線的走向分為不波及跟距關節(jié)面骨折和波及跟距關節(jié)面骨折兩類。

不波及跟距關節(jié)面骨折:跟骨結節(jié)縱形骨折、跟骨結節(jié)橫形骨折(鳥嘴型骨折);載距突骨折、跟骨前端骨折、靠近跟距關節(jié)的骨折(跟骨垂直骨折)。

波及跟距關節(jié)面骨折:外側跟距關節(jié)面塌陷骨折、全部跟距關節(jié)面塌陷骨折。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