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疼痛: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后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彎腰、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xiàn)骨痛。老年骨質疏松癥時,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后疼痛類似心絞痛。若壓迫脊髓、馬尾神經還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2、身長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后出現(xiàn)。脊椎椎體前部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松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質疏松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毫米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6厘米。
3、骨折:是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fā)癥。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后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有時可出現(xiàn)氣短,胸悶等不適。
飲食原則:
(1)膳食平衡。在日常膳食中做到食物多樣化,主食與副食、葷菜與素菜、粗糧與細糧互相搭配的平衡膳食可以防止蛋白質、磷等過高或過低的攝人。
(2)堿性飲食。多吃堿性食物可防治骨質疏松。因為堿性食物可以防止鈣的流失。一般素食多為堿性食物。
(3)多吃高鈣食物。牛奶、奶制品、蝦皮、蝦米、魚(特別是梅魚)、動物骨、芝麻醬、豆類及其制品、蛋類及某些蔬菜等,都是含鈣豐富的食物。其中牛奶不僅含鈣量高.而且奶中的乳酸又能促進鈣的吸收,是最好的天然鈣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