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鼠標手”妙方:來試試反向擰毛巾
長時間使用電腦,敲擊鍵盤,容易引發(fā)“鼠標手”
什么是“鼠標手”?廣州知名運動健身專家劉建平介紹,“鼠標手”也叫腕管綜合征,是一種神經損傷,主要癥狀為麻木、疼痛、有燒灼感等。長時間使用鼠標、反復敲鍵盤等群體特別容易患上鼠標手。
用手機多于用電腦的朋友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哦,長時間讓手腕保持那種動作同樣也會出現(xiàn)類似的癥狀噢。
我們日常生活中長期使用鍵盤鼠標,手腕處有9個肌腱和1個神經,人的腕關節(jié)向掌面屈曲的活動度約達到70°~80°,向手背部屈曲達50°~60°,使用鼠標鍵盤時,腕關節(jié)背屈約45°~55°,已接近了最大的角度,這會牽拉腕管內的肌腱使其處于高張力狀態(tài),加上手掌根部支撐在桌面會壓迫腕管。
在這種狀態(tài)下,手指的反復運動容易使肌腱、神經來回摩擦,發(fā)生慢性損傷,造成炎癥水腫,繼而引起大拇指、食指、中指出現(xiàn)疼痛、麻木、腫脹感等,還可出現(xiàn)腕關節(jié)腫脹,手部精細動作不靈活、無力等,就導致了“鼠標手”。
而且鼠標的位置越高,對手腕的損傷越大,鼠標的距離距身體越遠,對肩的損傷越大。常用電腦的人,應將鍵盤放在身體正前方中央,鍵盤、鼠標的高度最好低于坐姿時的肘部高度;選用弧度大、接觸面寬的鼠標;使用鼠標時,手臂不要懸空,避免用力敲打鍵盤。
這里也向讀者朋友推薦一個特別好的辦法,即:反向擰毛巾。比方說如果原來習慣順時針擰,那么改用逆時針。改變發(fā)力方向,實際上就是對手臂慣用姿勢的調整,這對于擺放了一整天的手臂,改善效果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