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膿性炎癥,病變常涉及鼓室、咽鼓管和乳突,但主要在鼓室,好發(fā)于兒童,多繼發(fā)于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冬春季節(jié)多見。主要致病菌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等。
1病因
1)咽鼓管途徑
最常見。如急性鼻炎時,炎癥向咽鼓管蔓延,引起咽鼓管黏膜充血、水腫,黏液纖毛輸送功能障礙,致病菌乘虛進入中耳;
不當?shù)哪蟊枪臍饣蜻┍?,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適當?shù)难使墓艽祻埢虮乔恢委煹?,細菌循咽鼓管侵入中耳?/p>
小兒咽鼓管管腔短、內(nèi)徑寬、鼓室口位置低,咽部細菌或分泌物易經(jīng)此途徑侵入鼓室。
2)外耳道鼓膜途徑
鼓膜外傷、不符合無菌操作的鼓膜穿刺、鼓膜置管等使致病菌侵入中耳。
3)血行途徑
極少見。
2臨床表現(xiàn)
1)耳痛、耳漏
耳痛為本病早期癥狀,患者感耳深部鈍痛或搏動性跳痛,一旦鼓膜出現(xiàn)自發(fā)性穿孔或行鼓膜切開術后,膿液向外宣泄,疼痛頓減。
鼓膜穿孔后耳內(nèi)流出的液體,初為漿液血性,以后變?yōu)轲ひ耗撔阅酥聊撔浴?/p>
2)聽力減退
病程初期病人常有明顯耳悶、低調(diào)耳鳴和聽力減退。后期鼓膜穿孔后耳聾反而可能減輕;
耳痛劇烈者,聽覺障礙常被忽略。有的病人可伴眩暈。
3)聽力學檢查
耳鏡:耳鏡下可見鼓膜松弛部充血,緊張部周邊及錘骨柄區(qū)可見擴張的、呈放射性的血管。隨著病情進一步發(fā)展,整個鼓膜彌漫性充血、腫脹,向外膨出,其正常標志不易辨識。鼓膜穿孔大多位于緊張部。穿孔前,局部先出現(xiàn)一小黃點。剛開始。穿孔處為一搏動亮點。
純音測聽:呈傳導性聾,少數(shù)病人可因耳蝸受累而出現(xiàn)混合性聾或感音神經(jīng)性聾。
鼓膜充血
3治療
本病的治療原則為控制感染、通暢引流,病因治療。
1)全身治療:
及早應用足量抗生素或其它抗菌藥物控制感染,一般可用青霉素類、頭孢菌類等藥物。
2)局部治療:
鼓膜穿孔前可用2%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鼓膜穿孔后應立即停藥,轉而使用3%過氧化氫溶液清洗、拭凈外耳道,再用抗生素滴耳液。
3)病因治療:
積極治療鼻、咽部的慢性疾病,如慢性鼻竇炎、腺樣體肥大、慢性扁桃體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