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紫蘇當野草扔了,沒想到它居然“全身是寶”!
紫蘇是唇形科紫蘇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皆可入藥。一般采收紫蘇葉,需要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紫蘇未開花時進行;采收紫蘇梗,一般在9月上旬開花前,花序剛長出時采收;采收紫蘇子,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種子果實成熟時采收。采收紫蘇要選擇晴天收割,香氣足,方便干燥。
秋葵的功效與作用
細菌性陰道炎主要屬于中醫(yī)的“帶下”、“陰癢”的范疇,是一種由于陰道內(nèi)微生態(tài)平衡失調(diào)引起的陰道分泌物增多,白帶有魚腥臭味及外陰瘙癢灼熱的綜合征,它可以造成不孕、影響胎兒發(fā)育、誘發(fā)其他疾病等。所以,一旦發(fā)現(xiàn)有上述現(xiàn)象,應該及時治療。
菟絲子,生朝鮮川澤田野。蔓延草本之上,色黃而細為赤網(wǎng),色淺而大為菟累。月采實,暴干。
紫蘇是唇形科紫蘇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皆可入藥。一般采收紫蘇葉,需要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紫蘇未開花時進行;采收紫蘇梗,一般在9月上旬開花前,花序剛長出時采收;采收紫蘇子,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種子果實成熟時采收。采收紫蘇要選擇晴天收割,香氣足,方便干燥。
豬殃殃也是外科良藥,比如跌打損傷,可以用豬殃殃120克,搗爛外敷。又比如,毒蟲咬傷,可以用新鮮的豬殃殃120克,搗爛外敷,同時用鮮草水煎服用。
桂枝是樟科樟屬常綠喬木肉桂的干燥嫩枝,春秋二季采收,除去葉片,曬干或切片曬干后,可以入藥。中醫(yī)認為,桂枝味辛、甘,性溫;歸心、肺、膀胱經(jīng);具有發(fā)汗解肌,溫通經(jīng)脈,助陽化氣,平?jīng)_降逆等作用;適用于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jīng)閉,關節(jié)痹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等癥;一般用量為3~9g。
合歡花與合歡皮對于憂郁失眠,可以說是一味貼心的中藥。清代李漁曾這樣描述合歡花,“凡見此花者,無不解慍成歡,破涕為笑”。仿佛它就是很懂你一般,乃性情之物,猶如心靈互通的一點靈犀,一點就通。但是在治療心神不安,憂郁失眠的時候,加上柏子仁效果會更好。
月季花不僅僅可以用在婦科方面,對于美容養(yǎng)顏方面也是很在行的。比如女性常用月季花瓣泡水當茶飲,或加入其他健美茶中沖飲,可以起到活血美容,青春長駐的作用。另外,可以用粳米100克,桂圓肉50克加適量水煮成粥,加入月季花30克,蜂蜜50克攪拌均勻后食用,具有調(diào)補氣血,美膚養(yǎng)顏等作用。
馬鞭草利水消腫作用也挺好,比如鼓脹煩渴,身干黑瘦,可以用馬鞭草銼細,曬干后加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渣溫服;又比如大腹水腫,可用馬鞭草、鼠尾草各100克,加水1000毫升,煮取500毫升,去渣,再次濃煎,和粉做成丸子,如大豆大,每服二三丸;還比如陰囊腫痛(腫大中升,睪丸疼痛),可用馬鞭草搗爛,涂搽患處。
麻黃和木賊兩種草本植物,乍一看還以為是姊妹版,但實際上仔細一看,還是有分別的。從植物學的角度來看,木賊草是木賊科植物,而麻黃則是麻黃科植物;從中藥學的角度來看,木賊草的主要作用是疏風散熱、解肌、退翳,而麻黃的主要作用是發(fā)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所以,二者之間其實差距較大。
雞內(nèi)金還有斂瘡生肌的作用,這個估計有很多人還真不是很清楚。在《本草綱目》中曾有記載,治療發(fā)背已潰,可以用“雞內(nèi)金,同綿絮焙末搽之”。而發(fā)背這種疾病屬于發(fā)于背部膚表的陽性瘡瘍,患處焮紅,根囊高腫,劇烈疼痛,瘡面腐爛,形似蜂窩,而將雞內(nèi)金局部外用,功專病所,化瘀生新,解毒泄火,風火毒去,瘡癰消復。
檳榔是棕櫚科檳榔屬常綠喬木,多生于熱帶地區(qū),常栽培于陽光充足、濕度大的林間地上。一般在采集后,揀去雜質(zhì),以清水浸泡,按氣溫情況換水,直到泡透為止,撈起后切片,晾干;或者取揀凈的檳榔打碎如豆粒大也可以。
桔梗是桔??平酃俣嗄晟荼局参?,一般多生于山地草坡、林緣,也有栽培。桔梗不僅花朵漂亮,它的根還是一味良藥,一般在春、秋二季采挖,用清水洗干凈后,除去須根,趁鮮剝?nèi)ネ馄せ虿蝗ネ馄?,干燥后即可入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