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有很多好處,經(jīng)常運動的人會顯得年輕,皮膚光澤,活力四射,而不同的肢體鍛煉讓不同的器官受益,運動能加快新陳代謝,增強血液循環(huán),使皮膚得到更多營養(yǎng),增加吸氧與排汗能力。同時,運動能提高血氧含量,使全身細胞獲得更多的氧和營養(yǎng)物質(zhì)。運動還能提高皮膚溫度,有利于皮膚合成膠原纖維,促進皮膚細胞儲存水分,防止皮膚干燥、起皺。
長期堅持運動的人,比不參加運動的人皮膚密度大、結(jié)實、彈性好,臉部皺紋明顯的少,膚色好,是顯得年輕的一大原因。運動能增加抗病排毒能力,長期堅持運動能提高身體的免疫功能,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利于提高機體應(yīng)激能力,增強對疾病的免疫力和病后康復(fù)力,并能推遲人體衰老的生理過程。
【一、小跑運動健腦】
當你感到大腦疲勞或者短暫的精神恍惚時,最好的辦法是跑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健康專家萊斯提出的妙招是:到室外去跑一陣子。他就此問題對很多人作了長期觀察,并做了有關(guān)的實驗,證實大腦疲勞時,跑步最有效,可使腦功能恢復(fù)到58%,而吃藥只能恢復(fù)到40%---50%。
【二、下蹲運動強心】
常見一些人從蹲位站起時出現(xiàn)眩暈感,原因固然很多,但不可忽視心臟功能這個主要因素,常做下蹲運動可改善此癥狀。方法是雙腿屈曲,屈曲的程度量力而行,體質(zhì)好者可全蹲,蹲下后停幾秒鐘再站起來,老年人可半蹲,或只略呈曲膝狀,逐漸加大下蹲的深度。一般每天做2--3次,每次下蹲30--40次即可。
【三、扭腰運動健胃】
腸胃功能不佳者宜做扭腰運動,站立后,兩膝分開與肩同寬,放松上身,將腰部最大限度地轉(zhuǎn)向一側(cè),然后轉(zhuǎn)回來,再轉(zhuǎn)向另一側(cè),如此反復(fù)。每天早、中、晚各做一次,每次做100下,可使腸胃功能得到改善。
【四、屈指運動養(yǎng)眼】
每天早晨,將小指被動向掌心做屈曲運動,然后向掌背伸展動作,各做十余次,對視力有益。奧妙在于小指外側(cè)基部有一個穴位,按摩刺激此穴對老花眼及眼睛生翳有一定保健療效。
【五、多笑運動強肝】
巴黎著名醫(yī)生亨利.呂班斯博士稱“笑是一種類似于原地踏步的鍛煉方法”。人在笑時,面部表情的運動,使胸肌與腹肌也參與共振,對肝臟等消化器官起到鍛煉與“按摩”作用,促進肝膽蠕動,增加膽汁分泌,有助于增強肝功能。南斯拉夫醫(yī)學博士波卡斯要求“男子每天笑14--17次,女子每天笑13--16次”,奧秘之一就在這里。
【六、跳躍運動壯骨】
美國諾丁漢大學研究人員以絕經(jīng)前的女性為對象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每天堅持上下跳躍(或跳舞)的女性,一年后其骨密度增加,容易發(fā)生骨折的髖部增厚了3%。究其奧妙,乃是跳躍運動加快了全身血液循環(huán),而地面的沖擊力又激發(fā)了骨質(zhì)的形成。只要每天堅持做50次跳躍運動,就能收到預(yù)防骨質(zhì)疏松的效果,如跳繩、踢毽子等運動形式均可。
【七、捏指運動壯陽】
我國俗語有“十指連心”之說。手指與人體經(jīng)絡(luò)有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尤其食指,是手陽明大陽腸經(jīng)的通路。食指尖端有“商陽”穴,經(jīng)常刺激此穴,可以強精壯陽,推遲性衰老。方法是用手指捏弄食指,或按摩食指“商陽”穴,每次2--3分鐘,早、中、晚隨時可做。
【八、跪拜運動護脊】
脊柱是人體后背正中的骨性支柱,分為頸椎、胸椎、腰椎、骶椎等幾個部分。最易犯病的頸椎、腰椎對中老年威脅最大。如果你能模仿磕頭作揖的動作,使脊柱的關(guān)節(jié)、肌肉、韌帶在有節(jié)奏對于伸縮中得到鍛煉,從而使氣血流暢,脊柱獲得充分的氧氣及養(yǎng)料供應(yīng),自然強健少病。
【九、敲膽經(jīng)和按摩心包經(jīng)】
1、敲膽經(jīng)
人的血氣是人體最重要的健康指標,而人體又是自然界的產(chǎn)物,那么經(jīng)常敲打膽經(jīng)就是一個簡單能使血氣能量上升的方法。那么這個簡單的養(yǎng)生方法首先就是:敲膽經(jīng)每天在大腿外側(cè)的4個點,每敲打4下算一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50次,也就是左右200下。由于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此必須用點力,才能有效刺激穴位。敲膽經(jīng)主要在刺激膽經(jīng),強迫膽汁的分泌,提升人體的吸收能力,提供人體造血系統(tǒng)所需的充足材料。由于敲膽經(jīng)可以使膽經(jīng)的活動加速,將大腿外側(cè)堆積在膽經(jīng)上的垃圾排出,因此,敲膽經(jīng)直接會使臀部和大腿外側(cè)的脂肪減少,大約1-2個月就會感覺褲管變大了。
人體使用手冊>里的敲膽經(jīng)4個穴位圖上的環(huán)跳、風市、膝陽關(guān)、陽陵泉
小貼士:我實踐了快半個月了,感覺都還不錯,就是有時候覺得敲的手好累,而且覺得力道也沒那么大。需要用一個什么東西能代替手來敲打估計效果會更好。
2、按摩心包經(jīng)
可以先選一些穴位來做,如:膻中穴(是心包的募穴,在心包經(jīng)別上),天池,天泉,曲澤,內(nèi)關(guān),勞宮穴
在心包經(jīng)的穴位進行按摩,這個方法最主要的效果,是消除心臟外部的心包積液,解除心臟所受的不必要的壓迫,使心臟的正常功能得到發(fā)揮,有能力將血液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將堆積的廢物帶走。
小貼士:做這個按摩時,我一般是在晚上走路時順便做的,也就是邊走路,邊用一只手握成拳頭捶打另外一直手臂的幾個心包經(jīng)的穴位,這樣交替捶打,感覺捶打后人明顯有精神,而且手臂發(fā)熱,剛開始幾天,我的手臂上出現(xiàn)了兩塊青紫的淤血,估計是這里有經(jīng)絡(luò)堵塞的現(xiàn)象,不過現(xiàn)在慢慢就好了。還要,做這些功課時,不需要專門找時間,我們沒事的時候或看電視的時間都可以做的。
膽:11:00---1:00
肝:清晨1;00---3:00
肺:清晨3;00---5:00
大腸:5:00---7:00
胃:7;00---9:00
脾:9:00---11:00
心:11:00---1:00(午后)
小腸:1:00---3:00
膀胱:3:00---5:00
腎:5:00---7;00
心包:7:00---9:00
三焦:9:00---11:00
【十、心腎相交保健按摩法】
心腎相交法一:鳴天鼓
心腎相交法的第一種叫做鳴天鼓。我們的后腦勺就叫做天鼓。鳴天鼓要用到我們的聽聞穴和勞宮穴。
人體的勞宮穴是最操勞的一個穴位,它是一個火穴,像我們肚子疼了,馬上就不自覺地用手去捂肚子,所以它是很操勞的。
具體鳴天鼓的做法是:先用我們的手掌心,即用勞宮穴貼住耳孔,把整個手搭在后腦勺上,將食指放在中指上,然后往下一彈,產(chǎn)生一個彈擊的力量,就這樣使勁壓住聽聞穴,然后彈撥后腦殼,彈幾次再壓緊,然后突然放松,耳朵就會有一種特別清爽的感覺。經(jīng)常這樣做對耳朵的保健作用很大。
心腎相交法二:按摩聽聞穴
第二種叫做按摩聽聞穴。耳朵里的聽聞穴要怎么做才能按摩到呢?其實還是采取的心腎相交法。
中指的指尖是心包經(jīng)的井穴,屬于心,耳朵、眼屬于腎。
首先,掌心向后,然后用中指插進耳朵孔里去,塞進去以后,手指在里面轉(zhuǎn)180度,讓掌心向前,然后讓手指輕輕地在里邊蠕動,要注意,不要使勁地杵,而是輕輕地蠕動,就像小蟲子一樣在里面輕輕的動,按摩上二三十秒后,突然將手指向前外方猛的拔出來,最好能聽見響。這就是完整的按摩聽聞穴的一個方法。
如果你的手指插進耳朵里去以后,覺得指尖有一種黏著感,有吸力的話,這就是濕氣太盛的一種感覺,那在按摩完了以后,猛的將手指拔出來就可以了。
這里提醒一件事,做任何動作都要以不受傷為原則,就是說動作要輕、要柔、要緩,要輕輕地做,指甲也一定要鉸得很干凈,然后用指尖輕輕地按摩耳朵里邊的聽聞穴,千萬不要傷到耳朵。
心腎相交法三:手心搓腳心
第三個心腎相交的方法叫做手心搓腳心。我們千萬不要小瞧了這個方法,這里面融匯了很深的中醫(yī)道理。
我們的腳底板有一個腎經(jīng)的穴位叫涌泉穴,而我們的手上是勞宮穴。我們可以平時沒事的時候坐在床上,左、右手交叉,用掌心搓腳心,或者用手心拍打腳心。
這樣做有助于讓腎發(fā)揮收藏的功能,把氣往下引,把上面的虛火拽下來,這樣氣就不會壅在上面,病自然就好了。
我們前面說過,如果人生一口大氣,氣全憋在上面的話,那就有可能會造成耳聾和耳鳴。
那么,用手心搓腳心有利于我們疏通人體的氣機,氣機順了,經(jīng)脈通了,耳朵的病自然就會改善。
而且這樣做有助于改善睡眠,對有高血壓的病人也非常有好處。
附:【十大最耗脂肪的運動】
1、12分鐘自由泳耗熱量836千卡。
2、日行萬步保持體型不反彈。
3、拉伸運動堅持七秒。
4、慢跑20分鐘以上。
5、在37度熱水中洗20分鐘半身浴。
6、5秒按壓耳部穴位5下控制食欲。
7、30分鐘足底按摩減少食欲。
8、乘公車1小時腳尖提起站立。
9、跳1小時舞。
10、吃飯每口嚼20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