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被喻為“四大觀賞洋花”之一,其花姿優(yōu)雅,玲瓏可愛,花色鮮艷,氣味芳香。在云南的傣族地區(qū),石斛以其性能和特征,被當?shù)厝怂缇?,人們將它種植于自家的房頂上,如房頂中央,房檐的拐角處,這為傣家竹樓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同時也形成了石斛的特色栽種。
石斛不光具有觀賞價值,也是是一種常用的貴重中藥材。中藥石斛為蘭科植物石斛屬Dendrobium多種藥用植物的總稱,以新鮮或干燥莖入藥。常見品種有金釵石斜、鼓槌石斛、流蘇石斛、鐵皮石斛等。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微寒。歸胃、腎經(jīng)。
【功能與主治】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用于熱病津傷,口干煩渴,胃陰不足,食少干嘔,病后虛熱不退,陰虛火旺,骨蒸勞熱,目暗不明,筋骨痿軟。
【用法與用量】6?12g。
【選購與貯存】以條勻、干燥、色金黃、有光澤、質(zhì)密柔韌者為佳。置于干燥處,防潮防霉、防塵。鮮品種沙盆或小石塊盆內(nèi),保持濕潤,置于陰濕處,防凍。
驗方
益氣養(yǎng)陰,治療咽癌頭頸部放療后陰虛上焦燥熱者。
石斛、玉竹各30克,西洋參10克。共入鍋加水久煎,去渣取汁,加適量冰糖調(diào)味,含咽。
治療口干津少目紅。
枸杞子30克,川石斛30克,水煎煮,可加適量冰糖調(diào)味。
適用于紫癜伴有五心煩熱、口干咽痛等癥狀者。
石斛30克,銀耳50克,水煎煮,熟時可加白糖調(diào)味。
適用于低熱不清,煩悶。
川石斛30克,百合60克,可加適量白砂糖。
清熱滋陰,養(yǎng)胃生津。
石斛30克,加適量清水,煎服。
石斛煎劑內(nèi)服,能促進胃液分泌,可助消化;還有增強代謝、抗衰老等作用。
藥食搭配
石斛枸杞湯。滋養(yǎng)肝腎,明目醒腦。
石斛、枸杞子各15克,熟地12克,山藥10克,山萸肉9克。同入鍋用水煎50分鐘,稍溫即可飲湯,分2次空腹服用。
石斛瘦肉湯。養(yǎng)陰益胃,適用于慢性胃炎、胃潰瘍屬陰虧有熱者。
石斛、白芍各12克,豬瘦肉250克,大棗(去核)4枚。豬瘦肉洗凈,切塊;石斛、白芍洗凈。共放入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1~2小時,調(diào)味即可食用。
石斛花生。養(yǎng)陰潤燥,清熱生津,適合肺胃陰虛、咽干津少、舌上無苔、咳嗽痰少、腸燥便秘、乳汁清稀的病人食用。
鮮石斛50克,花生米500克,食鹽6克,大茴香3克,山柰3克。鮮石斛用清水洗凈,淘去泥沙,切成約1厘米長。鍋內(nèi)注入適量清水,放入食鹽、大茴香、山柰,待鹽溶化后,把花生米倒入鍋內(nèi),置武火上燒沸,再轉(zhuǎn)文火煮約1.5小時,待花生米入口成粉質(zhì)時,即成。
注意事項
1.石斛入湯劑宜先煎。
2.鮮石斛清熱生津能力強,熱病傷津者多用,一般陰虛口干可用干石斛。
3.本品能斂邪,使邪不外達,故溫熱病不宜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