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泄要方
痛泄要方原名白術(shù)芍藥散。歷來都認為本方出自明代張介賓《景岳全書》引劉草窗方。經(jīng)考證,元代朱震亨所著的《丹溪心法·卷二·泄瀉門》中所載藥味與痛泄要方完全一致,并標明“治痛泄”(未列方名)。
明清時期大力推廣使用本方,組方多因脾虛肝旺。正如吳鶴白曰:瀉責之脾,痛責之肝,肝責之實,脾責之虛,脾虛肝實,故令痛泄。這就簡要說明了本方的立方意旨。
故治宜瀉肝補脾之法。藥選白術(shù)15g、白芍15g、陳皮6g、防風15g。四藥協(xié)調(diào),有疏肝理脾、宣暢氣機、柔肝止痛、健脾止瀉之功,是治療痛泄的要方。近廣用于臨床,并且療效顯著。
白術(shù)
白芍
陳皮
防風
用藥需謹慎,請遵醫(y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