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是前額痛,還是后腦勺痛,是兩邊都痛,還是偏頭痛,都要問清楚,因為中醫(yī)認為頭痛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中醫(yī)里是按經脈來劃分各部分的頭痛。
后頭痛屬于太陽膀胱頭痛。這包括腦后邊的頭痛,還有整個的頸項痛,會出現(xiàn)發(fā)熱、惡寒、惡風這些現(xiàn)象。后頭痛的初期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中藥進行治療,比如脈象如果浮緩的話,可以采用“桂枝湯”;要是脈緊無汗的話,可以采用“麻黃湯”。這里不過多地介紹中藥的藥方,避免老百姓在藥性、藥理不清的情況下亂用藥,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我們有了病還是要去醫(yī)院咨詢一下醫(yī)生,以便對證下藥。
前額頭痛屬于陽明胃頭痛。像前額痛、眉棱骨疼、眼眶發(fā)脹等癥狀,都是胃經頭痛。一般來講,“葛根湯”之類治胃病的中藥對治療陽明胃頭痛很有效果。
兩側頭痛為少陽膽經頭痛。癥狀有眼睛發(fā)花,早起口苦等。兩側頭痛宜服用小柴胡湯來治療。如果是左邊的偏頭痛一般跟肝血不足有關,尤其是經期過后的婦女,就容易因肝血不足出現(xiàn)左邊的偏頭疼。如果是右邊的偏頭痛一般跟肺氣不降有關。
頭痛而重為太陰脾濕頭痛。在中醫(yī)里又叫做頭如裹,就像頭上裹著一頂濕帽子一樣,頭重抬不起來。同時還伴有四肢酸疼且體感冷,出現(xiàn)嘔吐、食不下的問題。在過去,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脾氣挺大的老太太,她們頭上會勒一個帶子來止痛,這就是她們平時吃得好,又不怎么運動,好多管閑事,體內濕氣不化,所以才造成了濕頭痛。
頭痛而咽喉干痛為少陰心腎頭痛。會出現(xiàn)小便發(fā)紅、少氣懶言、皮膚干燥等癥狀。一般可服用黃連阿膠雞子黃湯來治療。
頭頂痛為厥陰肝頭痛。癥狀為干嘔吐、手指甲和嘴唇發(fā)青紫色、四肢冰冷、腹痛等,這病多與年輕時縱欲過度有關。
還有一種頭痛叫血虛頭痛,癥狀是習慣性搖頭。治療這個病會用到當歸補血湯。這副藥里需要用到黃芪和當歸兩味藥,而黃芪的用量一定要大于當歸四到五倍。懂點兒中醫(yī)知識的人都知道,黃芪是用來補氣的,當歸是用來補血的。那么既然是血虛頭痛,為什么補氣的黃芪的用量反而要大于補血的當歸呢?這其實就是中醫(yī)里一個很重要的醫(yī)理,叫做“氣為血之帥”。血需要靠氣機往上帶,如果氣不能夠把血帶上來的話,就補不了血,達不到治病的療效。所以有這樣一個玄機在里邊。
還有一種是淤血頭痛。如果頭部內有淤血的話,就會頭痛。進一步嚴重的話,可能會造成癲癇。主要癥狀是出現(xiàn)嘔吐。當患者出現(xiàn)噴射狀嘔吐的話,一定要及時地找醫(yī)生醫(yī)治。
所有頭痛都與“氣”有關,都可以先揉“消氣穴”,也就是從太沖穴揉到行間穴來緩解,然后根據具體情況做如下選擇:
1、偏頭痛:來無影去無蹤的偏頭痛,多與三焦經有關。
三焦經肘部的清冷淵、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關穴,都是偏頭痛的特效穴。具體方法:請先用您的大拇指找到頭部的痛點,然后邊揉邊推,先把里面的筋給推開,再趕緊揉外關穴,頭痛馬上就能緩解。
三焦經是人體的“出氣筒”,在三焦經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調整內分泌失調,對調節(jié)長期情志病極為有效,對各種頭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綜合癥都有特效。
2、前額和眉棱骨痛:一般屬于胃經的病癥。
從二三腳趾間的陷谷穴向內庭穴方向按摩幾分鐘即可緩解。另外,按摩脾經的公孫穴(絡穴治表里病癥),或者膀胱經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緩解眉棱骨痛。
3、耳朵上部:
若疼痛發(fā)生在頭兩側,即耳朵上部,就在膽經按摩,例如膽經的風池穴、陽陵泉穴等均可。
4、太陽穴痛:
首先就可以按摩太陽穴,如果不能緩解,則可以按摩膽經的風池穴、陽陵泉?;蛘甙茨ξ附浀念^維穴、陷谷穴,它同時對眉棱骨痛和頭痛如裹都有效。
5、頭痛如裹:
可以先按摩脾經的陰陵泉穴。另外,按摩胃經的頭維穴也可緩解。
6、頭頂痛:
屬厥陰經病,先從肝經論治,或針刺百會穴。
7、后頭痛:
屬太陽經病??梢园茨Π螂捉浀木┕茄?,以及小腸經的后溪穴、前谷穴。
8、頭頸僵痛:
可試試肺經的列缺穴,“頭項尋列缺”。
9、腎虛頭痛:
腎陰虛和陽虛都有可能誘發(fā)頭痛。
腎陰虛頭痛,主要表現(xiàn)為頭腦空痛,頭暈耳鳴,腰膝無力,舌紅脈細;腎陽虛頭痛,主要表現(xiàn)為頭痛畏寒,四肢不溫,面色白,舌淡,脈沉細。無論陽虛還是陰虛,都可以通過經常按摩腎經的穴位復溜、太溪等得到改善。
10、一側頭痛:
中醫(yī)理論中有所謂的“左肝右肺”之說,并由此會誘發(fā)一側的頭痛。
經常出現(xiàn)左邊的偏頭痛一般跟肝血不足有關,這種現(xiàn)象在經期剛過的女性身上比較常見。腎經的筑賓穴(同時也是奇經八脈中陰維脈的郄穴,臨床多用于及時緩解所出現(xiàn)的血癥,血虛當然也屬于血癥的一種),可以有效緩解左側頭痛的狀況。另外,肝血不足也可通過按摩肝經的曲泉穴(合水穴)來調理。
如果經常出現(xiàn)的是右邊的偏頭痛,一般跟肺氣不降有關。可以通過按摩肺經的尺澤穴和腎經的復溜穴來調理。
11、淤血頭痛:
當頭部內有淤血的話,主要癥狀是經常出現(xiàn)頑固性頭痛嘔吐,請您一定要及時就醫(yī)。
12、酒后頭痛:
十指梳頭,特別是兩側膽經。其中率谷穴治酒后頭痛有特效。
適用于伴有或不伴有先兆癥狀的偏頭痛的急性治療。
健客價: ¥20丹同靜用于成人有先或無先兆偏頭痛的急性發(fā)作。
健客價: ¥41適用于成人伴或不伴先兆癥狀的偏頭痛的急性治療。
健客價: ¥65養(yǎng)血平肝,活血通絡。用于血虛肝旺所致頭痛,眩暈眼花,心煩易怒,失眠多夢。
健客價: ¥22養(yǎng)血平肝,活血通絡。用于血虛肝亢所致的頭痛,眩暈眼花,心煩易怒,失眠多夢。
健客價: ¥36用于成人有或無先兆的偏頭痛發(fā)作的急性治療。不適用于預防偏頭痛,不適用于半身不遂或基底部偏頭痛患者。
健客價: ¥113用于成人及6-17歲兒童有或無先天的偏頭痛發(fā)作的急性治療。不適用于預防偏頭痛,不適用于半身不遂或基底部偏頭痛患者。
健客價: ¥65用于成人及6-17歲兒童有或無先兆的偏頭痛發(fā)作的急性治療。不適用于預防偏頭痛,不適用于半身不遂或基底部偏頭痛患者。
健客價: ¥45用于神經衰弱、頭痛、偏頭痛等癥。
健客價: ¥5.8適用于伴有或不伴有先兆癥狀的偏頭痛的急性治療。
健客價: ¥38用于神經衰弱、頭痛、偏頭痛等癥。
健客價: ¥11用于神經衰弱、頭痛、偏頭痛等癥。
健客價: ¥5熄風滌痰,逐瘀止痛。用于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屬痰瘀阻絡證,證見:痛勢甚劇,或攻沖作痛,或痛如錐刺,或連及目齒,伴目眩畏光,胸悶脘脹,惡心嘔吐,急躁易怒,反復發(fā)作。
健客價: ¥33養(yǎng)血祛風,散寒止痛.用于風寒頭痛,學虛頭痛,血瘀頭痛。
健客價: ¥8.8平肝熄風,活血通絡。熄風通絡頭痛片用于偏頭痛(肝風狹瘀癥)。癥見:頭部脹痛、刺痛或跳痛,以額顳部疼痛多見,或伴有眩暈、情緒不暢,或心煩易怒,夜寐不安,口干口苦,舌質紅或瘀點,苔薄黃,脈弦或弦澀等。
健客價: ¥39.3養(yǎng)血祛風,散寒止痛。用于外感風寒、瘀血阻滯或血虛失養(yǎng)所致的偏正頭痛、惡寒、鼻塞。
健客價: ¥5鎮(zhèn)靜、安眠、鎮(zhèn)痛。用于失眠、神經衰弱及血管性頭痛和神經性頭痛等。
健客價: ¥20用于神經衰弱、頭痛、偏頭痛等癥。
健客價: ¥30疏風活絡,止痛利竅。用于全頭痛、偏頭痛及局部頭痛。
健客價: ¥16.5平肝熄風,散瘀通絡,解痙止痛。用于肝陽上亢,瘀血阻絡所致的頭痛,背痛頸酸,煩燥易怒。
健客價: ¥42典型(有先兆)或非典型(無先兆)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由前庭功能紊亂引起的眩暈的對癥治療。
健客價: ¥281.典型(有先兆)或非典型(無先兆)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 2.由前庭功能紊亂引起的眩暈的對癥治療。
健客價: ¥101.腦供血不足,椎動脈缺血,腦血栓形成后等。 2.耳鳴,腦暈。3.偏頭痛預防。4.癲癇輔助治療。
健客價: ¥8(1)腦血供不足,椎動脈缺血,腦血栓形成后等。(2)耳鳴,腦暈。(3)偏頭痛預防。(4)癲癇輔助治療。
健客價: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