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主要穴位之一,為歷代醫(yī)家所推崇的養(yǎng)生保健要穴。中醫(y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五臟六腑賴之充養(yǎng),是生命的根本。所以,調補脾胃的重要穴位足三里可以補益氣血,扶正培元,達到保健防病、強身健體的目的。如果取穴不準,將會明顯地影響針感和療效!
足三里,可能你一直取錯了!
針灸教材書描述足三里的取穴法為“犢鼻下三寸,離脛骨外緣一橫指處”。(如下圖所示)
對此,經(jīng)絡醫(yī)學名家王居易老師卻提出,“在此針刺不僅針感不理想而且療效不明顯或無效。”他找到了另外一種更為精準的方式。
三里,膝下三寸,胻骨外廉大筋內宛宛中,兩筋肉分間,舉足取之,極重按之,則跗上動脈止矣。
——《針灸聚英》
受上述經(jīng)典論點的啟發(fā),王居易老師在臨床反復試驗后,給出了足三里的定位:“足三里應在脛骨粗隆下緣外側,在脛骨前肌與趾長伸肌之間取之”。
王老師指出:按此針刺,能感覺針感往下循經(jīng)直到外踝關節(jié),在臨床治療中針感常傳至足背或足大趾尖部。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用于氣滯血瘀型冠心病引起的胸悶、心絞痛、高血壓、頭暈、頭痛、頸項疼痛及心律失常、高血脂等癥。
健客價: ¥10消除關節(jié)炎,腰不疼,腿不疼,適合關節(jié)炎和腰腿酸痛人群。
健客價: ¥200本品用于膽固醇型膽結石,形成及膽汁缺乏性脂肪瀉,也可用于預防藥物性結石形成及治療脂肪痢(回腸切除術后)。
健客價: ¥10清熱燥濕,殺蟲斂汗。用于濕熱下注所致的角化型手足癬及臭汗癥。
健客價: ¥6靜脈-淋巴功能不全的相關癥狀治療(下肢沉重感,疼痛,不安腿綜合征);急性痔發(fā)作相關癥狀的治療。
健客價: ¥157具有增強免疫力的保健功能。
健客價: ¥80補腎益精,溫壯元陽。用于腎精虧損,元陽不足所致的陽萎滑精,腰膝酸冷,氣短神疲。
健客價: ¥32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黃疸,癥見面目悉黃、胸肋脹痛、惡心嘔吐、小便黃赤;急慢性肝炎見上證候者。
健客價: ¥31清熱燥濕,殺蟲斂汗。用于濕熱下注所致的角化型手足癬臭汗癥。
健客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