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廚房里,往往藏著很多可以治病救人的藥材。比如我們常用來作為調味料的蔥姜蒜,平時炒菜用它是食材,如果治病用它就是藥材。又比如我們用來調味的大小茴香,也是既能調味,又能治病。就拿大小茴香來說,小茴香更為獨特,會用的話,還可以把它做成一道菜。
早在《救荒本草》中就有記載,小茴香“今處處有之,人家園圃多種,苗高三四尺,莖粗如筆管,旁有淡黃挎葉,抪莖而生。袴葉上發(fā)生青色細葉,似細蓬葉而長,極疏細如絲發(fā)狀。袴葉間分生叉枝,梢頭開花,花頭如傘蓋,結子如蒔蘿子,微大而長,亦有線瓣。采苗葉炸熱,換水淘凈,油鹽調食。”
小茴香是傘形科茴香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作香料用,也供藥用,根、葉、全草也均可入藥,但以果實多用。秋季果實初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果實,除去雜質,即可入藥。那么,小茴香又有什么作用呢?且看中醫(yī)如何解說。
中醫(yī)認為,小茴香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等作用;適用于寒疝腹痛,睪丸偏墜,痛經,少腹冷痛,脘腹脹痛,食少吐瀉等癥。小茴香如果用鹽炮制后,具有暖腎散寒止痛等作用;適用于寒疝腹痛,睪丸偏墜,經寒腹痛等癥;一般用量為3~6g,或水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炒熱溫熨。
小茴香在臨床使用的時候,對寒濕、氣滯引起的子宮虛寒、腰背冷痛、肚腹脹滿、大便溏稀及疝氣等有很好的療效,一般可與肉桂、沉香、烏藥等溫中、理氣藥物合用。如果用在女性因貪風受涼、冒雨涉水及氣滯等原因造成的痛經時,可在月經前3天,用小茴香15克研為細末,開水沖服,就能起到溫經祛寒、行氣止痛的作用。
小茴香可以治療胃寒嘔吐、食欲不振、胃脘脹痛等癥,在使用時可與干姜、木香等聯(lián)合使用。小茴香還可以用于腎陽不足所導致的遺尿,或先天不足、房勞傷腎、年高腎衰等引起的夜尿頻多或睡中遺尿、腰膝酸軟冷痛等癥,可與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等藥聯(lián)合使用。
祛寒止痛,理氣和胃。用于寒疝少腹痛,睪丸偏墜疼痛,白帶,脘腹疼痛,脹悶,不思飲食,嘔吐。
健客價: ¥16電解質補充藥??捎糜诘外浹Y、洋地黃中毒引起的心率失常(主要是室性心率失常)以及心肌炎后遺癥、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36本品可用于治療如下微生物的敏感菌引起的各種感染: 1.下呼吸道感染:由產生β-內酰胺酶的嗜血桿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2.中耳炎:由產生β-內酰胺酶的嗜血桿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3.鼻竇炎:由產生β-內酰胺酶的嗜血桿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4.皮膚及皮膚軟組織感染:由β-內酰胺酶產生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或克雷白桿菌引起。 5.尿路感染:由大腸桿菌、克雷白桿菌或腸桿菌引起。 盡管本品對以上
健客價: ¥22如本用療品于條治下可件中指明的微生物的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1. 下呼吸系統(tǒng)感染:由β-內酰胺酶產生菌嗜血桿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2. 中耳炎:由β-內酰胺酶產生菌嗜血桿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3. 竇炎:由β-內酰胺酶產生菌嗜血桿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4. 皮膚及皮膚軟組織感染:由β-內酰胺酶產生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或克雷白桿菌引起。 5. 尿路感染:由大腸桿菌、克雷白桿菌或腸桿菌引起。 盡管本品對以上
健客價: ¥28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7:1)片功效:本品可用于治療如下條件中指明的微生物的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1、下呼吸系統(tǒng)感染:由β-內酰胺酶產生菌嗜血桿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2、中耳炎:由β-內酰胺酶產生菌嗜血桿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3、竇炎:由β-內酰胺酶產生菌嗜血桿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4、皮膚及皮膚軟組織感染:由β-內酰胺酶產生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或克雷白桿菌引起。 5、尿路感染:由大腸桿菌、
健客價: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