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柳的故事
檉柳又叫做觀音柳、西湖柳,檉柳枝條十分的細柔,姿態(tài)也是婆娑多彩,所以,無論風怎么樣吹,它都能以它的柔軟而抵抗風沙,開的花就好像是紅色的蓼,看上去十分的美觀。而在應用方面則是多種在庭院中作為綠色的籬笆用,望上去顯得綠蔭垂條,別具風格。
觀音柳是最能適應干旱沙漠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樹種之一。它的樹根很長很廣,長到可以吸到沙漠深層的地下水。西湖柳還不怕沙埋,如果被流沙埋住后,它的枝條也能頑強地從沙中探出頭來,繼續(xù)頑強地生長著,完成它那防風固沙的使命。檉柳的花語為贖罪,之所以為贖罪,據(jù)說檉柳的前身是玉皇大帝殿前的植物,因為有一天一不小心掛爛了玉皇大帝的衣服,于是就給降罪到人間的沙漠中去防風固沙來贖罪。所以,它又叫做觀音柳,花語為贖罪。如果你想道歉的話,贖罪的檉柳也是不錯的選擇。
發(fā)熱散寒藥——怪柳(別稱觀音柳)
性味歸經(jīng)
辛,平。歸肺、胃、心經(jīng)。
功效應用
發(fā)表透疹,祛風除濕。
性狀鑒別
干燥的枝梗呈圓柱形。嫩枝直徑不及1.5毫米,表面灰綠色,生有許多互生的鱗片狀的小葉。質脆,易折斷。粗梗直徑約3毫米,表面紅褐色,葉片常脫落而殘留葉基呈突起狀。粗梗的橫切面黃白色,木質部占絕大部分,有明顯的年輪,皮部與木質部極易分離,中央有髓。氣微弱,味淡,以色綠、質嫩、無雜質者為佳。
主治病證
?。?)治痧疹發(fā)不出,順喇,煩悶,躁亂。
?。?)治感冒,發(fā)熱,頭痛。
(3)治風濕痹痛。
(4)治痞。
使用注意
麻痛已透及體虛多汗者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