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的故事
神農(nóng)是民間傳說中的藥仙,他解除眾生疾苦之偉績,千古傳頌。
從前有位書生名茂松,為人厚道,自幼攻讀五經(jīng)四書,然屢試不第。茂松因此終日郁悶,天長日久,積郁成疾,頸部長出許多瘰疬(即淋巴結(jié)核),蠶豆般大小,形似鏈珠,有的潰破流膿,眾醫(yī)皆施疏肝解郁之法,無效,病情越來越重。
這年夏天,茂盛父親不遠千里尋神農(nóng)。一日,他來到一座山下,只見遍地綠草茵茵,白花艷麗,似入仙境。他剛想歇息,不料昏倒在地。
茂松爹怎么也沒有料到,這百草如茵的仙境,竟是神農(nóng)的藥圃。此時,神農(nóng)正在給藥草澆水施肥,見有人暈倒急忙趕來救治。茂松爹醒來,謝恩并訴說了自己的苦衷。神農(nóng)聽罷,從草苑摘來藥草,說:“用此草上端球狀部分,煎湯服用。”又說:“此草名'夏枯草’,夏天枯黃時采集入藥,有清熱散結(jié)之功效。”茂生按方服之,不久病愈。后來,父子二人廣種夏枯草,為民治病,深得人心。
清熱瀉火藥——夏枯草(又稱九重樓)
性味歸經(jīng)
辛、苦,寒。歸肝、膽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
清肝,散結(jié)。治瘰疬,癭瘤,乳癰,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淚,頭目眩暈,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結(jié)核,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血崩,帶下。
性狀鑒別
本品呈圓柱形,略扁,長1.5~8cm,直徑0.8~1.5cm;淡棕色至棕紅色。全穗由數(shù)輪至10數(shù)輪宿萼與苞片組成,每輪有對生苞片2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狀,脈紋明顯,外表面有白毛。每一苞片內(nèi)有花3朵,花冠多已脫落,宿萼二唇形,內(nèi)有小堅果4枚,卵圓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體輕。氣微,味淡。
主治病證
用于目赤腫痛,目珠夜痛,頭痛眩暈,瘰疬,癭瘤,乳癰,乳癖,乳房脹痛。
使用注意
脾胃寒弱著慎用。
夏枯草的妙用
一、夏枯草煲豬肉
主料:
豬肉(瘦)100克,夏枯草20克,姜5克,鹽10克料酒5克,白砂糖2克,味精1克
做法:
1.將豬瘦肉洗凈,切成長3厘米、寬1厘米的肉絲;
2.夏枯草洗凈,切段;
3.姜切片;
4.蔥切段;
5.將夏枯草放入鍋內(nèi),加水用文火熬出藥汁約200克,盛入碗內(nèi)待用;
6.鍋燒熱后放入菜油,油至六成熱時,倒入肉絲煸炒;
7.肉絲變色時放入紹酒、姜、蔥、白糖、食鹽,煸炒至七八成熟;
8.放入夏枯草藥汁液,加適量清水,煮沸;
9.轉(zhuǎn)用文火燒至肉絲酥爛,加味精等調(diào)料即可。
藥用價值:
1.本品有清肝熱、散郁結(jié)、降血壓之功效;
2.適用于高血壓病、頭暈?zāi)垦?、肝腫大、肺結(jié)核低熱等癥。
二、夏枯草魚頭湯
主料:
草魚頭1個(重約200克),夏枯草10克,郁金9克,佛手9克,生姜15克,紅棗6枚。
做法:
1.草魚頭洗凈、去鰓。夏枯草、郁金、佛手、姜、棗洗凈。
2.將魚頭、夏枯草、郁金、佛手及調(diào)料一起放入瓦鍋內(nèi),文火煮1.5~2小時。加鹽調(diào)味,即成。
藥用價值:
疏肝解郁,清肝瀉火。
三、夏枯草黃豆脊骨湯
主料:
脊骨200克,夏枯草15克,黃豆30克,鹽、雞精各3克
做法:
1.脊骨洗凈,斬件;夏枯草洗凈略修;黃豆洗凈,浸水30分鐘。
2.砂煲注水燒開,下脊骨煮盡血水,倒出洗凈。
3.砂煲注入清水后,放入脊骨、黃豆用大火燒開,放進夏枯草,改小火燉煮1.5小時,加鹽調(diào)味即可。
清火,散結(jié),消腫。用于火熱內(nèi)蘊所致的頭痛、眩暈、瘰疬、癭瘤、乳癰腫痛;甲狀腺腫大、淋巴結(jié)核、乳腺增生病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5清火,散結(jié),消腫。用于火熱內(nèi)蘊所致的頭痛、眩暈、瘰疬、癭瘤、乳癰腫痛;甲狀腺腫大、淋巴結(jié)核、乳腺增生病見上述癥候者。
健客價: ¥27.8清火,散結(jié),消腫。用于頭痛,眩暈,瘰疬,癭瘤,乳癰腫痛,甲狀腺腫大,淋巴結(jié)結(jié)核,乳線增生癥。
健客價: ¥21清火,明目,散結(jié),消腫。用于頭痛眩暈,瘰疬,癭瘤,乳癰腫痛,甲狀腺腫大,淋巴結(jié)結(jié)核,乳腺增生癥,高血壓癥。
健客價: ¥24清火,明目,散結(jié),消腫。用于頭痛眩暈,瘰疬,癭瘤,乳癰腫痛,甲狀腺腫大,淋巴結(jié)結(jié)核,乳腺增生癥。
健客價: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