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配伍
1、治痢疾、尿道炎:白花蛇舌草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2、治急性闌尾炎:白花蛇舌草二至四兩,羊蹄草一至二兩,兩面針根三錢。水煎服。(廣東《中草藥處方選編》
3、治小兒驚熱,不能入睡:鮮蛇舌癀打汁一湯匙服。(《閩南民間草藥》)
4、治瘡腫熱痛:鮮蛇舌癀洗凈,搗爛敷之,干即更換。(《閩南民間草藥》)
5、治毒蛇咬傷:鮮白花蛇舌草一至二兩。搗爛絞汁或水煎服,渣敷傷口。(《福建中草藥》)
用法用量
煎服,15~60g。外用適量。
禁忌
陰虛及脾胃虛寒者忌用,孕婦忌用。
炮制方法
除去雜質(zhì)和泥土,曬干。
生理特性
干燥全草,扭纏成團狀,灰綠色至灰棕色。有主根一條,粗約2~4毫米,須根纖細(xì),淡灰棕色;莖細(xì)而卷曲,質(zhì)脆易折斷,中央有白色髓部。葉多破碎,極皺縮,易脫落;有托葉,長1~2毫米?;ㄒ干?。氣微,味淡。主產(chǎn)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云南、廣西、廣東、福建。
相關(guān)論述
1、《潮州志·物產(chǎn)志》:莖葉榨汁次服,治盲腸炎,又可治一切腸病。
2、《廣西中藥志》:治小兒疳積,毒蛇咬傷,癌腫。外治白泡瘡,蛇癩瘡
3、《閩南民間草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4、《泉州本草》:清熱散瘀,消癰解毒。治癰疽瘡瘍,瘰疬。又能清肺火,瀉肺熱。治肺熱喘促、嗽逆胸悶。
5、《廣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活血利尿。治扁桃體炎,咽喉炎,闌尾炎,肝炎,痢疾,尿路感染,小兒疳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