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本品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sophia(L.)Webb.exPrantl.或獨行菜LepidiumapetalumWilld.的干燥成熟種子。前者習稱“南葶藶子”,后者習稱“北葶藶子”。
產(chǎn)地:
南萃芳子主產(chǎn)于江蘇、安徽、山東,浙江、河北、河南等地亦產(chǎn);北草房子主產(chǎn)千河北、遼寧、內(nèi)蒙古,黑龍江、吉林、山西亦產(chǎn)。
采收加工:
夏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搓出種子,除去雜質(zhì)。
性狀鑒別:
南葶藶子
呈長圓形略扁,長約0.8~1.2mm,寬約0.5mm。表面棕色或紅棕色,微有光澤,具縱溝2條,其中1條較明顯。一端鈍圓,另端微凹或較平截,種臍類白色,位于凹人端或平截處。氣微,味微辛、苦,略帶黏性。
北葶藶子
呈扁卵形,長1~1.5mm,寬0.5~1mm。一端鈍圓,另端尖而微凹,種臍位于凹人端。味微辛辣,黏性較強。
飲片炒蘋芳子
形如蘋拐子,微鼓起,表面棕黃色,有油香氣,不帶黏性。
性味歸經(jīng):
苦、辛,大寒。歸肺、膀胱經(jīng)。
性能特點:
本品苦泄辛散,大寒清降,入肺與膀胱經(jīng),藥力頗強。能泄肺氣之壅閉而通調(diào)水道、消除痰飲,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善治痰壅肺實咳喘及浮腫尿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