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花開到頂、穗綠時采割,除去雜質,曬干。
性狀鑒別
本品莖呈方柱形,上部有分枝,長50~80cm,直徑0.2~0.4cm;表面淡黃綠色或淡紫紅色,被短柔毛;體輕,質脆,斷面類白色。葉對生,多已脫落,葉片3~5羽狀分裂,裂片細長。穗狀輪傘花序頂生,長2~9cm,直徑約0.7cm?;ü诙嗝撀?,宿萼鐘狀,先端5齒裂,淡棕色或黃綠色,被短柔毛;小堅果棕黑色。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
飲片荊芥
呈不規(guī)則的段。莖呈方柱形,外表面淡黃綠色至淡紫紅色,被短柔毛。切面類白色。葉多以脫落。穗狀輪傘花序。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
荊芥炭
為不規(guī)則的段,長5mm。全體黑褐色。莖方柱形,體輕,質脆,斷面焦褐色。葉對生,多已脫落?;ü诙嗝撀?,宿萼鐘狀。略具香氣,味苦而辛。
性味歸經
辛,微溫。歸肺、肝經。
性能特點
本品辛香發(fā)散,微溫不烈,藥力平和,入肺、肝經。生用長于發(fā)散,善散風解表、透疹止癢,為解表散風通用藥,治表證及疹癢無論風寒風熱皆可。炒炭性變收斂,善止血,治各種出血可選。
功效
散風解表,透疹止癢,止血。
主治病證
(1)風寒表證,風熱表證。
(2)麻疹透發(fā)不暢,風疹瘙癢。
(3)瘡瘍初起有表證者。
(4)(荊芥炭)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不宜久煎;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搗爛外敷或研末調敷。荊芥穗發(fā)汗力強。發(fā)表透疹消瘡宜生用;止血須炒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