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主產(chǎn)于內(nèi)蒙古和東北等地;川赤芍主產(chǎn)于四川、甘肅、陜西等省。多系野生。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莖、須根及泥土,曬干。
性狀鑒別
本品呈圓柱形,稍彎曲,長(zhǎng)5~40cm,直徑0.5~3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縱溝和皺紋,并有須根痕和橫長(zhǎng)的皮孔樣突起,有的外皮易脫落。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粉白色或粉紅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狀紋理明顯,有的有裂隙。氣微香,味微苦、酸澀。
飲片
為類(lèi)圓形切片。外表皮棕褐色。切面粉白色或粉紅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狀紋理明顯,有的具裂隙。
性味歸經(jīng)
苦,微寒。歸肝經(jīng)。
性能特點(diǎn)
本品苦能泄散,微寒能清,專(zhuān)入肝經(jīng),為清泄行散之品。既善清肝火除血分郁熱而涼血,又善活血化瘀而止痛。